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内举不避亲"何以像"狸猫换太子"?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新民网-新民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被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学生的灾区毕业生,可免试上大学。汶川县威州中学报了3个学生参加评选,但其中一人却是在救灾中表现并不突出的小文。而小文父亲是威州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校长。这样的结果,让威州中学师生很不满。
    面对质疑,小文的父亲黎某认为:自己虽是校长,但儿子本就在地震中表现很好,获得保送资格当之无愧。然而,黎某的做法是否真如他所说的那样,是“内举不避亲”呢?
    “内举不避亲”的典故出自《吕氏春秋》。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问他的大夫祁黄羊:“国家现在缺少一位军中尉,你觉得何人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祁黄羊回答:“祁午不错。”晋平公又问:“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君上是要我推荐适合担任军中尉这一职务的合适人选,又不是问我儿子是谁。”于是,晋平公接受了祁黄羊的推荐,用了祁午。结果证明,祁午在军中尉的位置上干得很出色。
    从典故可知,真正的“内举不避亲”,是需要具备两个基本前提的。 其一,程序公正必不可少。祁黄羊推荐自己的儿子,符合当时的推荐程序,做得光明磊落,并没有搞什么“暗箱操作”。而小文的推荐过程,却出现一些疑点,比如,小文是威州中学的借读生,为何能获得威州中学的保送资格呢?其二,既然是“不避亲”,就更应该注重被推荐者自身的说服力。小文在地震中的表现虽好,但材料中却存在着明显的夸张成分,相比之下,被他所取代的李灏,似乎更有资格获得保送的名额。这样的结果,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质疑。
    在笔者看来,黎某“内举不避亲”之举,反倒有点“狸猫换太子”之嫌。当然,是否真是“狸猫换太子”,还有待教育主管部门来核实。其实,以“内举不避亲”为名,行“狸猫换太子”之实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并非没有。比如,在推优、评先进时,常常有人利用职务之便,越过规则搞“顶包”和“暗箱操作”。之所以会这样,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显规则虚置,潜规则盛行。台面上的规则一碰到熟人或是权力,往往大打折扣。二是民意缺位。缺少正常的民意参与机制和氛围,无形中给违规者们壮了胆。(莫言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