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院士”这个光鲜的头衔被搞得有点灰,先是被要求做人要“品行端正”,现在又成了被高校大放特放的“卫星”,沦为“大学装备竞赛”的重要筹码。曾几何时,人们屡屡抨击大学只知盖楼搞硬件,不知提高学术水平。现在,高校纷纷打起了院士牌。在官方介绍中都着重介绍本校有多少院士,但都“无意间”模糊了兼职学者、名誉教授和全职教授的界限。不仔细研究,就会以为各个大学都是群星璀璨。 但据报道称,实际上有的院士或因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或工作繁忙,或兼职过多,一年到头难得到学校上几堂课,所带的研究生也很难见到院士导师的面,更谈不上在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既然不理想,为什么各校还趋之若鹜呢?既然带不了学生,为什么院士不拒绝兼职呢? 显见,这些香饽饽院士要么是学术中坚,要么德高望重,他们或掌握了大量有效资源,或能提升学校的美誉度。无利不起早,校方凭借院士这块招牌迅速达到了“提高办学能力”要求。领导政绩斐然,院士也乐得名利双收。唯一被牺牲的是学生。他们被院士幌子吸引进来,却得不到院士的指导,即使指责校方涉嫌虚假宣传,也是于事无补。学校这种急功近利行为更为深远的影响是败坏了学风,使得求实严谨不再成为学生的自律准则,因为老师、学校都没有给他们作出好榜样。 应该说,高校的主业恰恰就是实际效果不理想的“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所有政绩的考评都该基于此,而非华丽的院士名单加高楼大厦。学校和院士今日之“双赢”恰既证明了教育管理部门评估体系的失败,也佐证了对院士“品行端正”的要求是多么有必要。 (张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