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学而言,教学中的幽默、激烈,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都是需要的。但是,那些基本的知识点、历史观,还须向同学交代清楚。因为,我们无论怎么说,短时间还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三最后一堂课上用京剧与学生道别;把拿破仑说成是一个“很够爷们儿的人”;用“蛤蟆吞恐龙”来比喻“偷袭珍珠港”事件……日前,网络上出现了一系列幽默风趣的中学历史课视频片段,并迅速走红。而上课的这位历史老师袁腾飞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6月26日《北京青年报》) 由于讲课方法和内容的新鲜,不仅学生欢迎,而且能在网络上走红,应该是一件好事。不仅中学里,就是大学历史系的课,要上好都是不容易的。历史课和其他所有课程一样,有自己的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只有符合这个规律,富有艺术性,才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饶有兴趣。然而,中学的历史课却非常难上,原因很复杂。 按照现在的教学安排,初中阶段有历史课,高中阶段也有历史课,有些内容是重复的,这对学生来说,知识的新鲜度就降低了。而对于接受知识阶段的中学生来说,课程内容的新鲜感是很重要的,因为新鲜的内容比较容易刺激同学的好奇心、求知欲。 另外,中学阶段的历史课,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主要是一些相对确定、稳定的历史内容,这种课的上法,和大学里带有比较强的研究性的教学有一定区别。中学阶段还是应试教育色彩最强的一个教学阶段。老师必须按照考试的要求,把规定的知识点介绍清楚。由于中学历史课是副课,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最常见的方法,是明确知识点,强化观点,死记硬背,这就容易导致课程枯燥。因此,中学历史老师要把课讲好,是很不简单的。在讲课过程中说一点地方话,有一点激情,甚至有一点调侃,都没有什么关系。学生爱听,并且能接受,这是最重要的。 现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也改变了历史知识普及、历史教学的面貌,积极的意义不可低估。当然,也要看到,电视网络的大众学习功能,和中学、大学学生的专业教育功能,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适合在网络上热销的东西,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专业的教学。但就中学而言,教学中的幽默风趣,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增加学生接受知识的可能,都是需要的。 但是,那些基本的知识点、基本的历史观、基本的历史理论,还是必须向同学交代清楚。因为,我们无论怎么说,短时间还无法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的升学考试,特别是高考,试卷的评分还是要紧扣知识点的。否则,考试的公平性无法保证。 因此,历史老师应该不断学习,拥有丰富的知识背景,精湛的讲课艺术,而不应该生硬、古板、枯燥,把博大的历史内容变成干巴巴的理论教条。也许,这就是袁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启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良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