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有色眼镜”该摘掉了 当今,社会、学校、家长乃至学生都充分地意识到,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现实状况的影响,人们一般都会将“职业教育”排除在“良好的教育”之外。于是,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对有限的优质高中及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之中。而且,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场竞争已经从“上游”延伸至人生的幼儿园时代。 这种功名化、功利化的倾向使得我们的基础教育喊的是大众化教育,骨子里却还是精英教育。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往往不顾孩子的先天素质、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一律地要求他们考名牌、成大器、做精英——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教育的成功、人生的成功。这种不顾实际的灌输和强化,最终造成的可能是大多数孩子的失望、失衡和失落。 正是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教育现状,导致了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极端轻视。在绝大多数家长眼中,孩子上职校就意味着失败,意味着没前途、没出息。同时,部分企事业单位用人不切合实际,盲目重学历、讲文凭,一些技能型的工作也非大学生、研究生不要。这种用人上的“虚高”现象,又进一步刺激了人们追求高学历的心态。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而所谓的“智力”和“人才”无疑也包括大量素质优良的技术工人。但现状却是:一方面,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大量缺乏;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或者找不到工作,或者宁做低薪文职也不愿做高薪蓝领。2005年4月29日,新华网报道:上海许多工业企业开出月薪4000元的薪金仍然难求蓝领工人。据悉,本科毕业生在投放简历时,基本不考虑技术工人岗位,90%都投在办公室岗位。现场招聘的上海市某钢铁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去年他们招聘的3名大学生被安排在生产一线当技术工人,但他们总认为干工人的活儿不体面,多次找人力资源部希望调换岗位。由于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存在很多偏差,认为蓝领就是工人,忽视了其技术含量的存在。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前不久读到的一篇文章《瑞士的真正魅力》,文中说,“瑞士高度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瑞士教育最突出的、最有特点的就是职业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即初中毕业后,学生开始分流,约70%的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也称徒工学校),瑞士人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尖子,还要培养职业尖子。正因为瑞士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一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小国,不仅出了16个诺贝尔奖得主,而且孕育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金融、旅游、酒店、机床、钟表、电子等行业。在瑞士,徒工学校出来的人照样可以鹏程万里,瑞士最大的银行联合银行的大老板施图德尔就是徒工学校出身。据统计,在日内瓦,75%的老板均出自徒工学校。” 当年,杜鲁门当选为美国总统时,人们向他的母亲表示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道:“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我们的全社会都应该向这位可敬的母亲学习,不仅尊重高精尖的人才,也由衷地尊重那些平凡普通却辛勤劳作着的工人、农民。 经济的发展急需人们改变成才观和就业观,同时,政府应注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以便尽快消灭让“失败者”无奈地成为蓝领的现象。 (洪敏 作者系江苏省昆山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