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近期成了一个香饽饽,继“中医药知识进中小学生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教材”、“民俗乡土进教材”、“专利知识进教材”等消息之后,最近,周易成为新的讨论中心(华商报2月27日)。 在这次讨论中,不论是家长还是专家都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周易是否是“巫术”“迷信”上。作为家长的一方理所当然地认为周周易是卜卦算命的把戏,而且在他们意识的深处,周易早已是迷信巫术的代名词,其反对周易引入教材的态度坚决而又决绝。这时专家出来辟谣,宣称“周易不适合进中小学教材,主要原因不是巫术问题,而是《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包罗万象,内容太丰富,贯通的东西,又怎么指望孩子们能懂呢?” 去年的品三国、论语热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里重现出火花,尽管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中,在易中天和于丹那里的传统文化好像滑稽的小丑一样在众目睽睽前粉墨登场。然而,理性的人应该认识到,让传统文化平易近人地走进我们,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事。 周易作为最具典型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种饱受不断的争议中,让我们再次看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摇摇欲坠之状。在现今,愈演愈烈的国学热似乎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再次图腾,然后这种文化泡沫现象的背后仍然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举步维艰的现实之困。尤为让我们更应深刻反省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江河落日之状。 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丰厚的国学基础上的,要“活化”在人的心中。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解,认识上出现了断层。现在的孩子由于缺少传统的精髓、人文关怀,很多人变成败则自暴自弃,成则盲目自大。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对于广大的中小学、高校而言,就是要培养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现在理应加强传统教育,让传统文化回归现代、回归现代人的的生活。 不论是品三国、论语热,还是周易引入中小学教材之争,都是一个文化的警告信号,它在提醒着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身上的传统文化的基因越来越变异,传统文化正在消迩殆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