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开学,学费又成为话题。在公立高等院校学费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不少考进民办学校、独立学院的学生,却发现学费持续上涨———重庆市有多所高校的学费收费标准上调被物价局批复,这些高校包括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信息工程专修学院、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外语学院南方翻译学院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等,上述高校部分专业的学费有所上涨,涨幅在500元至2000元之间;湖南省某民办高校,大部分专业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长了500元。为此,有学生质疑,“一些传统的公办高校,教育质量高,但收费国家有限制,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公办高校,为什么反而学费更高?”(9月6日《中国青年报》) 民办学校学费更高,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拿北京地区的大学来说,北京大学2007年学费为5000-6000元(医学部各专业:6000元/学年;元培计划班、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5300元/学年;其余各院系:5000元/学年),而民办学校北京吉利大学2007年学费标准为7500-13000元,少数艺术类专业为16000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8000元。去年一项调查也显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人均学费确实远远高于公办大学,是清华、北大的两倍左右。 而且,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学费还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今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今后五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但在解释这一规定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各级各类学校”只针对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并不包括在内,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的学费和住宿费,在当地物价部门的核准下,可以适当上浮。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学费为什么高?为什么还要上涨?这与教育成本分摊制度有关。当前,公立学校,尤其是985高校、211高校,获得国家较多的投入,因此,虽然相对教育成本更高,但是由于由国家分摊了很大比例的教育成本,因此,学费标准反而比独立院校、民办学校低,在物价上涨办学成本提高时,也会通过国家补贴方式,保持学费相对稳定。而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教育成本,国家基本上不分摊,学生的学费,是维持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运行的唯一可保障经费来源,随着物价的上涨,办学成本增加,学生的学费显然要增加。 按照教育成本分摊理论的“得益原则”,国家在民办教育发展中,显然收获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国民素质提高的利益,因此也应该分摊一定成本。在德国,各州法律均规定,非营利的并且能够承担与公立学校相同教学任务的私立学校可以向国家申请资助,资助的标准一般视相同规模的公立学校经费而定,但稍低于公立学校拨款数。国家资助和实际开支之间的差额通常由所收学费或社会组织及个人捐款来补足。在日本,国家负责对开办私立大学和私立局等专门学校的学校法人进行援助,具体的援助项目为私立学校的教学研究所需的日常经费,主要有教职员的人头费及教学研究所需的设备、器材费等。援助费通过日本私立学校振兴财团来发放。除此之外,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对借贷助学金事务也进行援助,并采取免除纳税义务等优惠措施。美国各州政府虽不直接资助私立学校,但采取了多种间接资助的措施,包括联邦和州政府对非营利私立学校实行免税制度,政府向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或贷款,使一部分低收入家庭学生有可能进入私立名牌学校学习,联邦和州政府向有科研能力的高校提供有关项目的研究经费,等等。 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除了在税收政策上享受优惠外,难以获得国家的研究经费支持、人头经费支持,就连上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的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也无法保障。而且,相对于民办高校高于公立学校的学费来说,办学质量却严重“倒挂”。这也是目前的制度安排所致———在高考录取中,民办的高职高专,目前在各地都放在最后一批录取,所能选择的学生,是第一批重点本科、第二批一般本科院校所“选剩”的学生,一些新设的独立学院,在一些地方,曾经放在第二批与公立本科同时录取,后来却又分出一个第三批,放在第二批之后录取,名为“三本”,这样的等第录取原则,从招生环节开始,就使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处于劣势,即便再努力,也很难获得好的生源,也很难树立起质量品牌。 从长远看,学费与质量的“倒挂”,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均衡、健康发展。考出高分可以以较低学费获得更好的教育,这样的投入产出,谁都会比较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空间会日益狭窄,而整个社会对公立名校教育资源的争夺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更加激烈,教育主管部门不愿意看到的“应试风”、“复读潮”也就难以改观。改变这种情况,至少在现阶段,国家必须围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考虑对民办教育的资助,同时需要通过高考制度改革,给民办学校平等的竞争机会。 作者:熊丙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