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淑女教育 需慎对复古与崇洋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江南时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苏州外国语学校提出培养古典淑女型人才的宏大计划,这使去年曾一度引人注目的苏州私塾培育淑女模式,引为比较的另一方。两方均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不能不说均有一定的价值。
    转过身来,淑女型女子,作为一个时代的背影,已经和小脚、妻妾成群、《雨巷》,共同成为了在社会仍占有主导地位的男性的回忆 。 
    “淑女计划”显然属于教育的范畴。从社会文明的角度,似乎找不出反对培养淑女型女子的理由,因为淑女型女子总要胜过太妹,淑女型女子散布于社会总要比太妹散布于社会强上太多。而目下,“太妹集团”的成熟化和对社会心理的影响,确实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所以,大众比较能够接受的淑女型女子有拯救青年形象的责任。
    但是且慢,这里所提及的淑女型女子,从根本上说,还是现代文明和理念塑造的女子形象,这是必须强调的。我们在这个愈加开放和自信、愈加注重人性和独立、愈加注重贡献和效率的时代,已经没有理由去给女性强加一个所谓的标准,再交付行业内的“手工业者”对他们眼中的半成品进行缝补了。
    我们注意到,现在的淑女教育,已经呈现一味复古与一味崇洋的两种风气。前者,在形式上僵化地照搬;后者,形式上、理念上被动地描摹。
    然而,两种风气下的淑女教育,均远离了现代文明语境中的真正淑女定义:既保持思想上的独立性,又保持精神上的民族性、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锻造的淑女,无疑是时代的强者和独有人格魅力的拥有者。
    分别剖析淑女教育上的复古与崇洋风气,不难发现弊端重重。对于前者而言,培养淑女型女子和送儿女学习只是一种决心的表象,表象下面纠缠着的对传统文化的形式膜拜,才是真实的用意。
    这种形式的膜拜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从各地方兴未艾的公祭,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街头汉服派”的出现,再到全盘传统仪式化的教学,种种引人争议不休的焦点,都未出对形式的强烈关注的范围。“复古派”一个很难反驳的败笔是,难道读经典古书非要穿上汉服不可吗?如此,就不能避免形式上的可笑引申:把电灯打掉,换成《大汉天子》中粗大的蜡烛;把电脑扔掉,换成石板……因为这些现代的科技成果会影响复古的“味道”。
    形式的滥用与形式主义者的偏执,已经影响到经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接轨。对于后者而言,“国际化追求”从受众的接受程度看,也日益成为一种小资的情调——很难设想,对以淑女训练著称的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出许多总统夫人和部长夫人”的尊崇,和培养普罗大众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样一个“国际惯例”,有着内在的联系。
    向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理无异议,不过,忽视固有的教育特色,忽视本地的教育氛围,过早地喊出“教育国际化”也是值得警惕的。
    近来苏南地区对于优秀文化表现出海纳百川的意识,这是这一地区固有的文化积淀传统使然,令人欣然。在面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时,显然可以找到更为科学、谨慎、有效的传承与借鉴办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