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香港高校内地争抢生源成为高考招生的一大热点,并引发了一场香港高校和内地名校孰优孰劣的论争。今年,这场生源争夺战又出现了一个新现象。据《信息时报》昨天报道,为了能受到国际化的教育,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不少考生在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选择自费赴香港读书,有的甚至放弃了北大、浙大等内地名校。 对于这种新现象,有人把它视为香港高校与内地名校生源争夺战初显胜负的注脚。在我看来,其实不然。正如有评论所说的那样:无关胜负,只在选择。而这种选择不仅是学生的选择,更是家长的选择。 广东紧邻香港,广州更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这使得广东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视野。在广东,比自费读港校更早出现的现象是,一些家长喜欢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有些学生甚至中学时就开始出国。自费读港校只不过是这种现象的延续而已。当然,无论是送孩子去国外读书,还是让孩子自费读港校,经济保障是基础。所以,这种情形只能是出现在那些家境殷实的家庭里。 其实,不管是拿高额奖学金去读港校,还是选择自费读港校,这种选择,在中国的高考考生那里,都只是少数人的权利。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他们最终进入的还是内地高校。因此,在我看来,内地高校的改革和进步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而港校热最大的意义也在于它对内地高校的这种冲击上,港校热可谓是内地高校改革的催化剂。 高分考生宁可自费读港校也不愿意入读内地名校,内地名校终于尝到了如坐针毡的滋味。我想,那些内地名校该坐不住了吧?狼来了,羊还能安然入睡吗? 在港校进入内地争抢生源之前,北大、清华等内地一流高校独享了掐尖的特权。这种掐尖的特权如今被港校部分剥夺了。痛定思痛之下,他们也在积极改变,寻求应对的方略。北大、清华是中国内地高校的旗舰,它们的改变将带动内地其他高校的改变。如此,新一轮中国内地高校改革的热潮几乎是可以想见的。 这些年,内地高校“办世界一流的大学”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财政拨款说出来吓死人,但成效甚微。高校行政化、学术腐败、学生培养机制僵化等诸多弊病遭到了家长、民众和媒体炮轰。如果说,前些年内地高校还可以高枕无忧,还可以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的话,那么,今天他们已经不大可能再敢于自我封王称后了。内地高校再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更多的高分考生将远游——选择自费读港校甚至自费留学。 其实,不论是内地高校还是香港高校,都是中国高校。这种内部竞争虽然因为香港高校的国际化显得多少有些国际化的意味,但是,还没有真正将中国高校置身于国际化的风口浪尖。如果有一天,国外的大学,比如哈佛、牛津或剑桥也开始直接到中国招生,内地高校的压力会更大。多一点海外高校来争抢生源,对于内地高校来说,是一种刺激,拉开了内地高校国际竞争的序幕,也加速了高校改革的进程。 内地高校的危机已经来临了,改变还会远吗?但愿,这不是我一厢情愿的空想。 作者:青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