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学术界,包括教育界,学术官本位化早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人虽深恶痛绝,确又无可奈何!我观察了最近几年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一些情况,深深觉得,学术官本位化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止,反有蔓延之势,而且,人们越来越忧心忡忡,学术官本位化若任其蔓延,对我国的学术发展将贻害无穷。 学术官本位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学术机构的官本位化。人们已经知道,一些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性质的所谓“委员会”的领导人和成员,一般地都是按官位大小、行政级别高低而排列;与此类似的是,有些学术刊物为了提高自己的所谓“规格”,其“编辑委员会”的各个职位,基本上是按官衔高低而排列。总之,原本属于学术性质的机构,却“官”味越来越浓,“学”味越来越淡。实际上,这样的 “价值追求”,不会提高它们的身价,相反只能是在人们心中降低它们的学术品位。 现在大多单位在对学术成果的评价中,很强调论文发表的刊物的“级别”,于是在评职称或者评奖时,不问论文本身的质量如何,但求论文必须是发表在“中央级”、“国家级”、“省部级”的报刊上,才有资格参评。一般来说,论文所发表的报刊的权威性,对论文的质量高低是一种反映,国内外的学术界对此是有共识的;但是,这种权威性来自刊物本身的学术质量,而不是由其行政级别决定的,而且,发表在什么刊物上,也只能是评价论文的一种参考,而不能做评价的首要依据,真正的根据只能是论文本身的实际学术水平。学术评价标准的颠倒,已经造成了学术界那些人所共知的“不正之风”。因为要求把作品发表的刊物 “级别”、“规格”作为评奖、晋级等的一种“硬条件”,这就使人们不惜代价地争取更“高级”刊物录用自己的作品。在这样的不正常氛围中,学术界的那种浮躁之风,就很难避免了;而有人抄袭“高档”作品作为“登龙门”的捷径,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所以,学术官本位化的恶性蔓延,是人们所说的学术腐败的深刻根源之一。 国家为了鼓励学者们认真从事科学研究,设立了科研基金项目,事实证明,这个举措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为争取立项的申报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人对某单位某人取得了何种等级项目的看法上,以及由于某人取得了某种等级项目而受到的特殊待遇上,生动而深刻地反映出了学术活动中的官本位意识。而这样的官本位意识对学术界实际上产生了一种毒害作用。据观察,在最近的一些年中,一些学校、科研机关等单位,把争取拿到“中央级”重大课题、“国家级”课题或者“省部级”课题,作为一种奋斗目标,每年的课题申报阶段,有的单位四出活动,托关系,找门路,并且不惜“代价”,以求得有关权威人士的“支持”,千方百计地要把课题弄到手,因为这是评“学位点”、评学术级别、排名次的一个“硬条件”! 课题申报中这些“级别”压力,对个人更是如此。据了解,许多单位都有明文规定,评定高级职称的一个条件是“国家级”课题的主持人。至于最后能够研究出什么样的成果,这却是无关紧要的。由这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学术界本末倒置现象,引发出了许多为争取拿到课题而造成的腐败行为,已经是一种公开的秘密了。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这种学术官本位化意识,使许多学者产生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追求:仅仅当上教授还不行,还必须千方百计地去争得一个相当“级别”的官衔。这样一来,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就渐渐悟出了一个“真经”:真功夫不在学术研究之内,而在学术研究之外!不过,更可悲的是,对这些人们嗤之以鼻的事情,许多人却又是那么地趋之若鹜!这就说明,对这种现象,如果不从体制中挖掘原因,是很难找到根除之策的。 作者:宋惠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