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古训:要知天下事 须读古人书;有书真富贵 无事小神仙

http://www.newdu.com 2018-01-12 腾讯儒学 京博国学 参加讨论

    文/谈虎
    古人说:“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
    一个人见的多了,听的多了,自然会心生智慧,不容易被迷惑,而人的见多识广,除了依靠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之外,另一种重要途径则是读书。
    
    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读书的好处之一,是可以从书中汲取到别人的经验,便减少了靠自己撞破南墙来获得教训的可能。
    因此,明代冯梦龙说:“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使人博学,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显然认为“读书”“行路”都很重要,但是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呢?
    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行路”更重要,这恐怕是因为我们已经接受了课本上“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反复强调的那句“实践出真知”。
    古人的看法恐怕是正好相反,他们一般认为,尽管“行路”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仍然是读书。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孩子,在实际地接触世界之前,先通过书本来了解世界,这是很有必要的。
    就人生而言,先读书等于是在“行路”之前先有了一幅“地图”,有了一个前期准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样,“行路”之时,才能不断有发现、认证的喜悦,同时也对“地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许还会发现“地图”的不足之处,甚至对“地图”进行修正。
    没有这一前期准备,“行路”就会显得盲目、紧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书本的教育,常常带有一种理想主义,孩子通过读书而有了对理想的追求,有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是实际生活教育所难于得到的。
    孩子如果不在早期接受一些理想、浪漫的教育,以后再教育就难了,而未经足够的书本教育的成人往往过于功利。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走的地方确实不少,并未觉得走路如何优越于读书,年岁渐长,阅历增多,心中的疑惑却也越来越多,想到的说不出,说得出的又写不出。
    有的人去的地方不少,但见识并不多。看网上那些晒旅行照片的,写感悟,写旅游笔记的,都没啥见识,都是些走过的烟云,随时吹,随时来,也准备着随时散。
    路是走了,地方是去了,但脑子还是空的,能证明自己去过的,或许就只是那些引以为傲的照片。
    
    未经足够的书本教育的成人往往过于功利(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过去讲“学而优则仕”,当今读书也能提升人的素质,转化为知识经济。
    “商界奇才”李嘉诚,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晚上睡前读书的习惯。
    他说:“知识并不能决定你一生财富的增加,但你的机会一定会增多,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
    一个人是否富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其实,头脑中的富有比什么都重要。
    权力终会失去,金钱不是万能,美女也会厌烦,掌声更是须臾,惟有进入大脑的东西才永远是自己的。
    
    淡欲有书,神仙之境(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所以,“有书真富贵”的真正含义,是读书使人的精神世界富有,而这种精神富有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得来的。
    读书贵在坚持,一旦养成习惯,就会随时随地,忙里偷闲,心情愉悦地去读,古人说,“有工夫读书谓之福”。
    《菜根谭》:“淡欲有书,神仙之境。”
    意思是心中没有过多的欲求,无事之时,有书陪伴,生活就会像神仙一样逍遥。
    在古人眼里,真乐唯有读书,沉浸在书中可以获得无穷乐趣。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在这平凡琐碎的生活里,愿我们总是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在与书相伴的时光里,寻得片刻的安静与恬淡!
    转自丨“京博国学”(微信ID:jingboguoxue)原文有删节。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