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春秋战国 >

长平之战赵括没错 兵种构成决定赵军必须进攻(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本文摘自《历史就这四张脸》 作者:罗杰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公元前230年,一支来自西北方的军队开始横扫天下。在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吞并了所有的国中之国,征服了所有的部落,在中国第一次创建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帝国。
    战国时代,魏国是第一个霸主。魏军身穿重装铠甲,作风强悍。可是,这样一支勇猛的军队,却成为秦帝国军团的第一个牺牲品。公元前293年,秦军大败魏军,魏国从此衰落。
    秦军团为何如此强大?或许,从长平战役中,我们可以洞悉这支恐怖军团的秘密。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陷了大片韩国领土,韩国地方长官不但不降,反而将上党郡送给了赵国。赵国的平阳君赵豹认为:在上党问题上,“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容易招致大祸。他不赞成接受上党。
    平原君赵胜则提出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出动百万大军也未必能夺得一城,坐收韩国上党郡的十七座城邑,大利益大良机,不可错失。
    赵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派他去接收上党。
    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为赵国的最终毁灭埋下了祸根。
    上党,位于太行山西侧,是韩、赵、魏三国的交界地区,居高临下,一直威胁着秦国的南阳,早就是秦国的大患。因此,夺取上党,对于秦国来说,势在必行。
    趁赵军在上党守御未稳,秦军进行袭击,赵军不敌秦军,退守长平。
    长平,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在这个地方,秦、赵两国集结了100多万人的军队,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是古代战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将决定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
    这里,有一个问题。据司马迁的记载:长平战役,秦军曾经投入了60万左右的兵力。长平离秦国的都城咸阳将近500公里。两千多年前,秦国的人口总数也不过500万。60万的一支秦国军队,远离国土,连续作战达两年之久,秦军是怎样完成后勤补给任务的?一支规模如此庞大的军队,粮草和武器装备的消耗是惊人的。秦国的国力又是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的?
    秦国必须要拥有一个庞大的财政收入。
    帮助秦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人是商鞅。他告诉秦人,生活中只有两件事:耕田和打仗。只有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持不断扩大的战争。
    于是,商鞅为秦国制定了延续了一百三十五年的国策:“耕战”。其核心就是:富国强兵,而富国必须重农,强兵必须习战。由此可见,富与强之间是互相依赖的关系:强者必富,富者必强。
    商鞅利诱三晋之民来耕耘秦国土地,而使秦民应敌于外。秦人为武士阶级,晋人则为佃户。秦人可专心追求军功,晋人既获田宅,又可三代免兵役。这种安排使双方获利,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在一个以自耕农为主的时代,秦国却通过严谨的法律实现了对农业有效的宏观管理。这种管理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先进的。先进的管理最终造就了秦人发达的农业。秦国当时的农业建设,是六国里做得最好的,数年之间,国富兵强。论富庶,只有齐国可与之比肩。
    然而,秦国尽管有发达的农业,有限的国土面积仍无法支撑一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军队。国家的决策者们为此殚精竭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