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多大,胃口也该多大。周桓王倘若生在王室强盛的西周,繻葛之战应可取得辉煌的胜利,但生不逢时,小姐心、丫环命的他,也就只能“粗粮细做”,忍着肩伤把烂摊子尽可能收拾好。 话说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幽王烽火戏诸侯,惹得游牧民族犬戎进京,杀死幽王,太子被几个诸侯保着继承了烂摊子,见首都镐京(西安)烂成一锅粥,就搬家去了洛阳,任命烈士后代郑武公当了卿士,郑武公死后,儿子庄公顶替当差。 这郑国原来在陕西,趁乱搬家到河南一带,连着吞并了几个小国,家业膨胀起来,不但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甚至逼得周平王送出太子当人质。等平王一死,太子即位做了周桓王,这梁子就算结下了。周天子借口郑庄公有病,免去他卿士职务,郑庄公也不客气,派兵跑到周天子的皇家农场,把庄稼偷了个一干二净。 就这样火药味越来越重,最终受不了窝囊气的周桓王带了陈、蔡、卫、虢四国援兵连同王家亲兵讨伐郑国,在繻葛(河南长葛北)和郑国开战。 此战双方兵力不详,郑是“千乘之国”,兵力应该在7500上下,周天子的联军可能还要稍多一点。实战中,周桓王亲自督战时被郑国将领祝聃射中肩膀,造成轻伤,周军小挫后郑庄公派人道歉、慰问,周桓王借坡下驴,宣布“凯旋”。 从军事学而言,周桓王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部队被打退,自己负伤,王室脸面大丢,要讨伐的对象郑国却活得好好的。自古以来,史学家都把“射王中肩”当作教训甚至笑话。 其实冷静分析就该发现,在战役指导上周桓王至少未犯大错,而在战略层面他甚至是得分者。 由于搬家大伤元气,原先拥有常备军14个师、10万以上人马的周天子早就成了贫困户,能拿出手的兵力不多;而诸侯国对这位威信不足的天子也缺乏足够热情,像齐、晋这样的大国都懒得趟浑水,勉强出兵的陈、蔡、卫、虢四个小国充其量只能凑数。周天子在布阵时将弱不禁风的陈、蔡、卫放在两翼,而国君林父取代郑庄公当了卿士的虢国则和周军一起押阵中路,并且担负蔡、卫联军的总指挥。这样的安排对于这支七拼八凑的乌合之众而言,确实做到了战斗效能最大化。实战情况,陈军溃败,蔡、卫军虽败但未乱,而中军一直保持有效战线,郑庄公下令停止追击固然有政治方面的考量,但在战车时代,对一支虽败不乱的军队实施追击,确非易事。 在战略层面上周桓王也值得称许。 由于国力衰微、威信下降,这时的周天子想跟不可一世的强诸侯郑国开战并不容易,周桓王即位后采用先忍后激的手法,寻到了充足的开战理由;战事不利后又能坚持不退,并且将自己受伤的糗事巧妙转化为对方的政治包袱,最终寻得体面的停战台阶。而他“因病辞去”的卿士也始终未恢复,这让一度咄咄逼人的郑国从此成为众矢之的,在短暂风光后迅速衰落为二流国家。虽然周王室越来越弱,诸侯国越来越强,但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跟周天子在战场上叫板,不能不说,周桓王这一箭,挨得还算值。 既然周桓王指挥得不赖,战机选择、战场指导、战时应变也颇可圈可点,那么为什么繻葛之战本身还是败了? 这就是实力问题了。 周王室东迁之后,诸侯不再按时交税,王室自己的直辖土地更少得可怜,这自然只能供养一支袖珍型军队,如此一来,要和大诸侯开战,自然难打。偏这郑庄公祖孙三代当卿士,对周天子的军事实力了如指掌,不可能被“王师”虚名唬住。这样一来要想在战场上打赢,那除非是绝世天才,可惜周桓王不是——不能说他是军事庸才,但充其量也就是个该赢的仗不会输、该输的仗也不会赢的常才而已。 胃多大,胃口也该多大。周桓王倘若生在王室强盛的西周,繻葛之战应可取得辉煌的胜利,但生不逢时,小姐心、丫环命的他,也就只能“粗粮细做”,忍着肩伤把烂摊子尽可能收拾好,“缝缝补补又三年”地将孱弱王室继续苟延残喘,当作最高军事目标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