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城相配套的辅助设施还有大量的亭、燧。亭,本指古代边境上监视敌情的岗亭,有守望、战斗、通信等作用,往往与障、燧相结合,所以常常亭障、亭燧并称。燧,本指古代报警的烽烟,实际设施为一高台,上面有卒瞭望,下面有人守卫,发现敌情则白日燃烟,夜间点火,因而也称作烽火台或狼烟台。长城出现后,亭与燧相结合,成为长城的重要配套设施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秦始皇命蒙恬“筑长城亭障”,即包括大量的亭、燧在内。亭、燧一般都设在高处,根据地形条件,相距十里左右一个。有些亭、燧分设在长城两侧,以利各段之间互相联络;有些在长城之外向远处延伸,以利提早报警;有些通往首都方向,以利军情尽快上达;还有些通往附近驻军和郡县,以利协调各有关方面的应敌行动。 秦代万里长城在上述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其总体布局具有鲜明的战略特点,即根据敌情和地形的不同,在西北段、北段和东北段分别建立不同纵深和不同层次的防御体系。秦代建都咸阳,关中地区为其根本,自立国以来就曾长期同戎人在关中苦战;匈奴占领河南地区时,对关中的威胁尤为直接而严重。因此,秦代特别重视西北边防的安全,蒙恬出击匈奴的主要方向在这里,修建万里长城的主要工程也在这里,而万里长城在西北段的布局,则由三道边防线构成多层次的纵深体系。第一道边防线即秦昭王时所建的长城,西起临洮东至今内蒙托克托附近的黄河之滨,这是秦初的西北外边,蒙恬曾着重加以维修,后因边境的开拓,遂转为内边。第二道边防线即西起狄道、榆中东至秦昭王长城东端的长城,此为蒙恬所新筑,以河为守,以堤为城,沿河修筑大量要塞并建44县,从而屏蔽北地、陇西、九原三郡,这是秦代西北最重要的一道防线。第三道边防线,即蒙恬在高阙、阳山、北假一带所筑亭障、修复赵武灵王阴山北长城并与燕长城相连,这是秦代最北、最长的一道长城,该长城的西段即构成秦代西北的外边,成为西北第三道防线,用以掩护河南地区和沿河所置列塞。由此可知,秦代万里长城西北段的布局,共有三道防线,纵深达七八百里,从而有效地解除了匈奴对关中的威胁,巩固了关中的安全。除西北段外,万里长城在北段和东北段的布局,则随着匈奴势力的逐渐减弱,分别由二道边防线和一道边防线所构成。北段的二道边防线,即由蒙恬所缮修的赵武灵王阴山南长城和阴山北长城。前者为秦初北境的外边,曾有效地制止了匈奴的南下,后转为内边;后者是秦代北境的外边,将匈奴阻隔在阴山以北,进一步巩固了中原地区的安全。东北段的一道边防线,即由蒙恬所维修的燕长城,主要防御对象是东胡,而东胡不像匈奴那样强大,因此没有建筑多道防御体系,这就是秦代万里长城在战略上的总体布局。 三、万里长城的作用和意义 秦代之所以大修万里长城,并不是因为国力虚弱、秦军怯战、故不过匈奴的强大,而是由于古代中原农业经济民族同北方游牧经济民族的矛盾特殊性所致。农业生产需要和平、统一、安定的环境,以利耕耘收获,发展经济和文化。而游牧民族则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处于向奴隶制转化阶段的匈奴,其统治集团富有侵扰性和掠夺性。中原以大军出击,匈奴则远走他遁;大军一撤,扰掠如故。正如汉人晁错所云:“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去矣。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这就是自战国中期以来秦、赵、燕大修边地长城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深知自己军事力量强大,能够东灭六国,南平百越,“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可一举击败匈奴。但是,击败匈奴却不能征服匈奴和占有匈奴,无法改变其生活条件、环境和习性,也无法根除其飘忽无定、出没无常的侵扰之患。正是从一劳永逸的百年大计出发,秦始皇才决定对匈奴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一方面从军事上给匈奴以严厉的打击,一方面大修万里长城,确保边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从秦代的历史看,万里长城的作用和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化短为长,巩固边防。秦军同匈奴军相比,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车、步、骑配合协同,长于大规模集团作战,但灵活性和机动性差,受地形条件的限制较多,短于翻山越岭、长途奔袭、分散作战,后勤保障亦十分困难。匈奴军同秦军相比则恰恰相反,没有严格的组织、训练,武器装备比较简单而落后,也没有多兵种的配合,但人人习于骑射,勇于战斗,长于奔驰突袭,“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因而能灵活机动,出没无常,分散作战,无须后勤保障。而短于攻城克坚,则是其一大弱点。正因为秦代边防有万里长城作屏障,使匈奴骑兵的活动受到限制,化长为短,难以轻易地出入边塞;而秦军则化短为长,守御有余。故终秦之世,未闻有匈奴犯境之大害,这和万里长城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二是保障进攻,巩固胜利。蒙恬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击败匈奴,这固然要归因于秦军的强大和作战指导的正确,但和他第一阶段认真维修长城是密切相关的。秦匈边界长至万里,倘无长城屏蔽,秦军处处分兵守卫,就难以集中兵力发动战略进攻;即使能发动进攻,匈奴也可以退此进彼,到处周旋和扰乱。正因为长城有效地巩固了边防,保障了秦军侧翼的安全,蒙恬才得以集中数十万大军,在主要战略方向上发动猛烈进攻,迅速取得胜利,一举收复河南,夺得阴山,给了匈奴以很大的打击。匈奴一则由于军事上吃了败仗,二则由于秦边处处有长城掩护,无隙可乘,遂被迫退往阴山以北。蒙恬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进而又第二阶段大修长城,因而巩固了自己的胜利。由此可见,万里长城不仅是防御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进攻、巩固胜利的重要手段。 三是促进边境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万里长城不仅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免遭匈奴之破坏,而且对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代在长城沿线设置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12郡,有些郡的辖境远出长城之外。这些地区在长城的庇护之下,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土地得到开发,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特别是河南地区和黄河沿岸,经秦始皇大批移民和设置44县之后,很快成为新的经济繁荣地区。 自秦代以后,万里长城为许多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继承,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修缮和扩筑,规模越来越宏伟壮观,是我国军事筑城史上的奇迹之一,至今仍引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