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原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因为他后来在秦被封于商,所以也称他为商鞅。商鞅倡导以严厉的刑法治理天下,有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他先来到魏国,但没有受到重用。公元前361年,商鞅怀着对前途的美好憧憬,来到秦国。商鞅向秦孝公阐述了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孝公听得津津有味,兴高采烈,数日也不觉得倦,最后决定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在栎阳宫召集群臣商讨国家大事。在会上,商鞅同守旧的大臣们就旧制度应不应当改变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守旧的大臣们害怕改革会使他们失掉特权和统治地位,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商鞅驳斥了他们守旧的言论,指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沿用古法;只要有利于民,就不必遵守古礼。在这场大论战中,商鞅论述了变法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在思想上为变法扫清了道路。秦孝公下定决心支持商鞅变法,于是,商鞅根据秦孝公的指示,拟定了变法令。 商鞅首先制定了奖励军功的法令,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规定秦国爵位为二十级,凡民众立军功的,均按功劳大小赏赐,例如凡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以赏爵一级,赐田百亩,可以做相当于50石俸禄的官。这样,提升官爵就和立军功结合起来,没有军功的,再富有也没有社会地位。这条法令是鼓励人们为封建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战争服务,从而达到扩展领土、兼并别国的目的。其次,商鞅大力提倡民众从事耕田和纺织等生产活动,凡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使粮食和布帛产量超过一般产量的,可以免除本人的劳役和赋税;不安心务农或游手好闲而贫穷的,全家罚做奴仆。这样,在秦国若要得到富贵,只有耕、战两条途径,其他路均被堵死。商鞅还实行"编户制"和"连坐法",用苛刑峻法治理人民。他规定,凡秦国境内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登记在户籍簿上,一家犯法,周围邻里都要受牵连。鼓励告密,严厉惩罚隐匿坏人的不报者。商鞅还制定了很多残酷的刑罚,如腰斩、砍头、车裂、凿穿头顶、抽去筋骨、在锅中烹煮等。这些规定,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反抗,巩固了地主阶级专制统治。商鞅变法是一场巨大的政治改革,给秦国奴隶主贵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贵族们祖传的高官厚爵、富贵荣华、世袭特权,像遭到一次台风袭击,一下子都刮走了。但是,他们不甘心自己的灭亡,不断进行反抗。秦孝公的儿子嬴驷有两个老师,一个叫公子虔,一个叫公孙贾,都是守旧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们串连了上千人,反对新法,诽谤商鞅。商鞅为了贯彻变法令,坚决按法律办事,给公子虔判处劓刑--割鼻子,给公孙贾处以黥刑--脸上刺字。同时在渭河畔上处死了700多个旧贵族,渭水都染成了红色。从此,再没有人敢故意以身试法了。 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在这次变法中,废除了奴隶主的土地制度--井田制;把全国划分为30个县,建立县制;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器。这次变法的另一个重大措施,是将国都从栎阳迁往咸阳。咸阳南临渭河,靠近通往关东的大道,水陆交通方便,是经济和战略要地。在商鞅变法中,秦孝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一旦信用商鞅,就把大权交给他,让他放手去进行改革,历时20年不加怀疑和干涉,对于一个国君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经过商鞅变法,贫穷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当时各诸侯国中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孝公之后的惠文王继位后,首要目标是夺回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公元前330年,秦军向魏国进攻,在雕阴(今陕西鄜县)大胜魏军,俘虏魏国大将龙贾,杀敌4.5万人。这次大战的结果,使魏国被迫将河西之地全部献给秦国。秦惠文王终于实现了几代国君的宿愿。秦国取得河西之地后,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它东面有黄河、函谷关天险,将各诸侯国拒之关外;西面、北面的戎、狄逐渐衰弱,对秦不能构成威胁;南有秦岭与巴蜀及楚国相隔,秦国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环境。相反,魏国失去河西之地后,处于无险可守的位置,西方完全暴露在秦国的锋芒之下,面对秦军强大的攻势,魏国只得以割让土地来换取暂时的安定。秦国傲踞诸侯之上,独霸天下的雄心逐渐显露出来。 扫六国天下归一 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还存在着六个较大的诸侯国,它们是楚、燕、韩、赵、魏、齐。它们为争夺土地和人口,取得"霸主"地位,经常展开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当秦国向外扩展领地时,它的战略目标就不仅仅是一个魏国,而是各诸侯国了。关东诸侯国感到秦的威胁日趋严重,许多政治家主张联合起来抗秦,这种活动叫"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的意思,是阻止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秦国为击破各诸侯国的联合,也进行了活动,以拆散各国的联盟,称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的意思,是秦国迫使别国帮助它进行兼并战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