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系列不正常事件的发生,有许多人开始怀疑秦始皇遗诏的真实性了。二世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们更是议论纷纷,大臣和官吏们也都疑心丛丛,这些都传到了二世的耳中,令他深感忧虑。一天,二世和赵高暗地里商量说:"我虽然继承了皇位,可是大臣们并不心服,地方官吏也都很强,而诸公子也想要与我争位,如何是好﹖"赵高说道:"这正是我早就想说却又一直没敢说的事。先帝的那些大臣,都是天下有名的显赫贵族,功劳累世相传。而我赵高素来微贱,幸蒙陛下赏识提拔,居于上位,管理内政。所以大臣们心里肯定不高兴。他们只不过表面上顺从,心里其实是很不服气的。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们都在怀疑,而诸公子又都是陛下的兄长,现在让他们跪拜称臣,当然是不会甘心的。如不及早采取措施,这样下去,恐怕会发生变乱。"二世听了便向赵高请教对策。赵高说:"如今不是讲究文治而是决于武力之时,急须大振威力。要立威,就必须制定严酷、苛刻的刑法,使那些有罪的人彼此连坐,直至株连九族。清除那些心怀不满的大臣,疏远那些兄弟骨肉。再采取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的办法,换上一批亲信,这样,既可除去先帝的那些旧臣,又可安置陛下所亲信的人。谁不感恩戴德,忠于陛下呢!这样国家就安定了,陛下也可以高枕无忧了。"二世也觉得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兄弟们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斩尽杀绝,只剩下自己一人是先皇的骨肉,就不会有人来抢帝位了。 于是在赵高的罗织诬陷下,二世连兴大狱,凡群臣、诸公子有罪的,全部交由赵高处置。于是,赵高得以大开杀戒,把屠刀挥向诸公子。没过几天,就构成一场大狱,将公子十二人、公主十人,旧臣近侍若干人一起拘捕。在赵高的严刑拷打之下,全部问成谋逆重罪。结果,公子十二人戮死咸阳市,公主十人则在杜邮被解裂肢体,所有财物抄没入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公子将闾等兄弟三人,秉性忠厚,行为谨慎,对二世、赵高素无异议,也被囚于内宫。这三兄弟自认无罪,只待不久即可获释。谁知二世遣使下令:"公子不臣,罪当死!"将闾叫屈道:"我平时出入宫廷,未尝失礼;随班廊庙,未尝失节,奉命应对,未尝失辞,怎么叫作不臣?"高呼"天乎!吾无罪!"结果,兄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还有一个公子高,虽未曾被拘系,自知不能幸免,本想逃走,但又怕因此株连全家,祸至灭族。于是,想出了一个舍身保家的方法,上书二世,情愿殉葬父皇。二世非常高兴,马上同意了他的要求。但他又怀疑其中有诈,便把原书拿给赵高看。赵高看完后,笑着说:"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于是,批准了他的请求,"赐钱十万以葬。"秦始皇子女都被杀完;所有功臣,大概除李斯之外,也几乎被清洗干净,形成"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数叛者众"的形势。与此同时,赵高又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朝中要害位置,如弟弟赵成被任为郎中令,拿握京师和皇帝的卫队,女婿阎乐为咸阳令。其他如御史、遏者、侍中等官,也都换成了赵高的人,朝中到处都有赵高的爪牙和耳目。 赵高此时已通过二世把持了国家政权,可是他还是担心一旦二世明白过来,亲自执政,自己就会回到秦始皇时的处境,虽然受宠却不能肆无忌惮的玩弄权术。便寻找机会对二世实行"愚君"政策。一天二世对他说:"人生在世,如同白驹过隙,现在我既然已经君临天下,那就应该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这样终百年寿,你看可以吗?"赵高应合他说:"贤明的君主就应该这样做的,反对的都是些愚蠢的君主。"二世本就讨厌处理国家事务,在赵高的鼓励下,便把一切事务交给赵高去处理,自己专心去玩乐。赵高的"愚君政策"正式开始实施。 赵高的第二步措施就是把二世和群臣彻底隔离开来,既把二世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自己做的那些坏事就每人能够反映到二世的耳中。他又欺骗二世说:"天子所以称贵,就在于深居九重,高高在上,只让群臣听到他的声音,不让他们见到面孔。从前先皇在位的时间长,群臣无不敬畏,所以即使每天与群臣见面,他们也不敢胡作非为,妄进邪说。现在陛下还很年轻,又刚刚即位,对各种事情未必样样精通。如果在朝廷中现场处理政务,万一言语有误,处置失当,就在群臣面前暴露了您的弱点,这岂不有损于陛下的圣明吗﹖天子称朕,朕就是有声无形,使人可望不可近。所以,希望陛下从今日起,不必再临朝和臣下见面,只管深居宫禁,有什么事情由我和侍中习法的人来批答处理一下就行了。这样人臣们就不敢为难陛下,天下也就会称颂陛下为圣主了。"二世正感到自己年轻识浅,害怕大臣们笑自己无知,也怕自己万一言行有误,会损害皇帝的权威,而且避开群臣也可以彻底摆脱政务的束缚,每天的所有时间都可以用来寻欢作乐。从此便深居九重,不和朝臣见面。从此,二世只是个名誉皇帝,赵高成了执行皇帝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