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组织 > 历代书院 >

芝台书院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芝台书院 位于江西修水。芝台书院设于溪口,宋黄中理建。中理是黄庭坚的曾祖父,有子侄10人,就读该馆,以“道义相磨,才华竞爽,时人谓之‘十龙’”,皆登进士第。其中茂宗才高笃行,为两馆师,茂宗弟黄注与欧阳修同科登第,过从甚密,卒后欧阳修为之铭墓,有诗文著作传世。茂宗幼弟黄谓(字茂先)游欧阳修门下,以文学名世,与江北段少连齐名,时有“江南黄茂先,江北段少连”之誉。书院名噪四方,求学士子纷至沓来,游学者常近百人。与欧阳修同时代的文学家宋郊、宋祁兄弟,未第时曾来游学,黄庭坚幼年时也就读于该馆。 
    芝台、樱桃洞两书院与黄庭坚教育世家
    宋代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双井黄氏为著名世家大族。婺州金华人黄瞻,系黄庭坚六世祖,以策于南唐李氏朝廷,为著作佐郎,洪州分宁令。分宁本南唐与马殷犬牙相交之处。瞻为县令,使两地之民各不相侵凌,水旱相移食。故楚马氏政权亦授以兵马副使,“将楚兵20年”。后瞻弃官游湘间,因“念山川重深可以僻世,无若分宁,遂将家居”。瞻子元吉,买田,聚书,长雄一邑,始建宅于修溪之上。子弟亦有登南唐科甲者。元吉之孙中理复率其族徙居城西20里之双井,所谓双井乃是其南溪心有双井,泉水甘甜洁净,当地居民汲取造茶。双井周围产名茶,名日双井茶,亦名洪州白茅,被品为“草茶极品”。黄中理始筑樱桃洞与芝台书院,广聚图籍达数万卷。诸子孙皆以文学知名,于宋为盛。四方游学者常数十百人,宋庠(字公序,996一106)、宋祁(字子京,998—1061)兄弟亦曾“挟策来游”,后同登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进士第,庠为状元。二人均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庠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宋元献集》。祁曾任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判国子监、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曾参与庆历新政,领衔奏请兴学,与欧阳修都是著名教育家、史学家,同修《新唐书》等。官至尚书、翰林学士承旨,著有《宋景文集》。《宋史》称:“庠自应举时与祁俱以文学名擅天下。” 
    黄庭坚(1045一l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居士,其作为北宋时期在诗坛上能与欧阳修、苏轼齐名的大诗人。他能诗、能赋、能词、能文,又擅长于书法,其中以诗的名气最大,人们常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他的诗“得法杜甫”,强调诗歌的社会功用。在《戏呈孔毅天》一诗中有“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句。他主张诗要创新,在《再用前韵赠子勉四首》中有“著鞭莫落人后,百年风转蓬科”。他作诗的章法、句法、语言和风格都独造生新,求异于人。他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诗论是“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前者强调典故出处,后者强调变化前人言语,推陈出新。苏轼曾向朝廷推举黄庭坚代替自己出任翰林学士,并称赞黄庭坚“瑰玮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朱熹说:“江西于诗,山谷倡之,自为一家,并不踏古人町畦。”陆九渊说他“植立不凡,斯亦宇宙之奇诡也”。黄庭坚有《山谷集》70卷,及《华严疏》、《松风阁诗》、《廉颇蔺相如传》。
    黄庭坚从小敏慧过人,读书数遍便能背诵。曾人家学芝台书院、樱桃洞书院,学习诗文、经史。他才思敏捷,有一次舅父李常(1027一1090)取架上书考问他。黄庭坚几乎无不通晓,李常十分惊奇,称赞他的求学功夫真是“一日千里”。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黄庭坚中进士,先任余干县主簿,调叶县县尉。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参加教官试,得优等。次年调到北京国子监任教。在北京(治大名)因受到了北京留守文彦博(1006—1097)的赏识,得在国子监任教达七年之久。就在这七年教学生涯中,他的学识、诗文大有进展,确实做到了教学相长。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黄庭坚将自己的诗作投送给当时已闻名四海的文学家苏轼(1036—1101),得到“超轶尘绝,独立万物之表”的赞评,于是黄庭坚的名声“始震”。黄庭坚因十分仰慕苏轼,就在苏轼门下,与秦观(1049一1100)、张耒(1054一1143)、晁补之(1053—1110)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元丰三年黄庭坚入京改官,授太和知县。元丰六年改德州德平镇监。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起用司马光(1019—1086)为相。黄庭坚被召人京任秘书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又任著作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集贤校理,从事《神宗实录》的编撰工作。书成,升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哲宗亲政,新党执掌朝政,即以“诬毁先帝”、“修实录不实”的罪名,将黄庭坚贬谪为涪州(治涪陵)别驾,又遣送黔州(治彭水)安置,后来又徙戎州(治宜宾市东北)。徽宗即位,太后向氏听政,旧党复起,黄庭坚又被起用。先知舒州(治潜山县),后迁吏部员外郎,又知太平州(治当涂)。不久因徽宗起用新党,便被免职、除名,“羁管’’宜州(治宜山)。终于病死宜卅I。南宋时追赠龙图阁学士,加太师,谥文节。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国史编修官,后人常称他黄太史。
    光禄君黄中理长子黄茂宗是黄庭坚伯祖。茂宗中进士后授崇信军(治随县)节度判官。茂宗以“才高笃行’’为两书院的师长,所以“子弟文学渊源”,大都出于他的培育。同辈叔伯兄弟十人。据《同治义宁州志》所载有八人中进士,《秘阁修撰黄公行状》曾记载:“黄氏以儒学奋于一门,兄弟共学于修水之上芝台书院,道义相摩,才华竞爽”,“时人谓之十龙”。
    十兄弟中黄注,为黄中雅之子,中理之侄。黄庭坚在《宋故南阳黄府君夫人温氏墓志铭》中称他“豪气藐四海,下笔成文章,贯穿百家事,辞妙见万物”。黄注年轻时跟黄茂宗在随州,曾与欧阳修(1007—1072)为“道义之交”。欧阳修曾为他撰墓志铭,称他“好学,尤以文章、意气自豪”,性格“素刚不苟合”,因而终身屈居下僚,怏怏不得志”,很早就去世了。著有《破碎集》、《公安集》、《南阳集》。黄湜亦官至朝散大夫,是黄庭坚的祖父。黄庶,黄混之子,据《伐檀集自序》说,他从小读书就向慕“古来忠臣义士奇功大节”,“常恨身不出于其时,不得与古人上下其事”。黄庶曾撰文论说“积善恶之余”说:“《易》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黄庶的这种看法亦应是双井黄氏的传家格言。黄氏之裔不以世代书香,几朝官宦而“持”,所能够“日进于德”,涌现那么多的文化名人。黄庶曾经出任过几个州郡的佐贰官、代理康州知州,虽有较好的官声,但仕途并不得意。因而较多着意于诗文创作和培育后代,著有《伐檀集》两卷传世。人称青社先生。他的儿子黄大临、黄庭坚、黄叔达都有文学名声。江西诗派虽然推黄庭坚为创始人,然而据《四库四书题要》的作者评论“庭坚之学”,“实自庶先倡”。
    黄庭坚是北宋的文坛大师,他的同辈兄弟中亦有多人与他同时蜚声文坛。其中最出色的是黄叔敖,是黄廉的幼子,母亲是著名学者刘涣(1000一1080)之女,舅父刘恕(1032—1078)亦是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黄大临曾说他“初生骨骏神秀,气见万里”。他中进士后由主簿入仕,官至广东转运判官兼提举市舶、湖北转运判官、秘阁修撰。南渡后官至户部尚书、猷阁学士。叔敖的元配夫人是李常之女,继室为李莘之女,二人分封秦国、魏国夫人。李常、李莘都是当时闻人,以文学著称。苏轼有诗说:“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著有讲义、文集、奏议各十卷。黄大临曾称赞他“忠奋义勇,忧国爱君,壁立千仞”,当有“蟋空奇崛之语形容大节”。
    黄庭坚子侄辈中名声最大的当数黄次山。次山字秀岑,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国子监上舍试前列。历官扬州教授、池州(治贵池)司理参军。靖康初迁博士官,与李纲同遭谪贬。建炎初年迁尚书员外郎、京东西路安抚使、筠州(治今高安市)知州、吏部郎官。曾因在朝廷争程学的地位,而离京任湖南提刑。著有文集。
    黄庭坚孙辈中当数黄荦(1151—1211),荦字子迈,是黄霖的儿子,外祖父夏倪,亦是“江西诗派”一员,黄荦自幼生长在望族,肆业名书院。“外氏以当世闻,耳目所接,典型犹在,清标胜韵,自然逸群,读书往往成诵,落笔无世俗态”(《秘阁修撰黄公行状》)。黄荦以父荫补官起家龙泉(今遂川)主簿,官至大府卿,淮南转运副使,兼提刑,加秘闻修撰。袁称他“资性笃实,用心于内,不汲汲于荣禄”。他曾对子弟说:“先太史名播海内,而官不过员郎,位不过著作。今吾德业未充,而禄位过之,岂不有愧。汝等但宜笃志力学,毋更求过人于侈靡,其有定分者,分寸不可强,枉尺直寻,徒丧所守尔。”黄荦始终以“廉”作为家训。人们称赞他“官大屡持节,家贫犹典衣”。他的诗、字,虽祖续黄庭坚,但时现新意,自成一家。有文集50卷。黄氏以创书院而负盛名,与黄氏有姻亲关系的李氏、洪氏、徐氏、刘氏亦皆与书院有密切的联系。建昌李氏有李氏山房,李常主之,藏书万卷,俗称李万卷。苏轼常为山房撰文记事。建昌洪氏有雷塘书院,熙宁、元丰后之主事者洪师民系黄门女婿。洪氏诸子皆从舅氏学。分宁徐禧为黄庭坚表兄,亦办有徐氏书院,虽为家塾,亦迎接四方来学之士,其子徐府为黄庭坚外甥,亦有文名。刘涣父子有凝之精舍西涧书院,亦为黄氏姻亲。
    双井黄氏两书院不仅造就了人才辈出的黄氏子孙,而且泽及门徒、姻族,成为江南文化中心之一。黄庭坚成为诗坛领袖人物,实非偶然。
    在分宁城南马家洲曾建有马洲精舍,祀黄庭坚。文及翁记称:“马洲与鹿洞、鹅湖、鹭洲相颉抗”,俨然为大书院。其后与濂溪书院合为濂山书院,至今尚有遗迹可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