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经之称的由来:侍经是道教行仪时的执事名称,由参加仪式的道士担当。早期道教仪式比较简单,并无侍经的记载。南北朝时期高道陆修静(406-477)编的《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中才有仪坛执事侍经之称。唐五代以後,侍经之称在斋醮仪式中广泛使用。至今,道教仪坛上,仍有专职侍经的道士。 职能:《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称,侍经之职是「营侍尊经,整理巾蕴,高座几案,四座席地,拂拭齐整,不得懈怠」。唐五代的《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规定侍经之职有二,一为「严洁其裀,整齐卷轴,开函启奏,收椟敷陈」,即陈列、布置和收藏经卷;二为「调和众音,表仪庶职,观听允睦,幽显交欢」,即为诵经唱赞作准备。唐五代高道杜光庭在《太上黄箓斋仪》还称,侍经道士在行仪开始时,须「整饬坛场,主张法席,经科几案,供养供须,施列敷张,皆需检校」;行仪结束时,须「收经,安置本座及整拂坛席,严待供养,无使外人凌冒辄践法坛,此乃侍经职务也」,如有虚参职任,「侍经获其殃责」。 参考文献: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 《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 《太上黄箓斋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