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家百科 >

教义规戒:道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国学网 --道教 佚名 参加讨论

    “道”是道教教义思想的核心,也是道教徒信仰的主要思想内容。从东汉末年起, 道教出现过许多宗派,如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后来的上清派、灵宝派以及全真道、 正一道等等。各派经文略有异同,科仪方术也各有侧重,但是,信仰“道”,以“道” 为教义的核心这一点却均无差别。《云笈七箓》卷九十称:“学道君子,非路而同趣, 异居而同心。”①这里的“同趣”和“同心”,就是指的“学道”,即信仰道,实践道。 《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中的《守一明法》有曰:
    “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卷一百十七称: “夫道者,乃大化之根,大化之师长也。”②清嘉庆三年(1798)道士刘一明所著 《阴符经注》则称:“自然之道,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自然 之道无形,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也。”③上述两书之成书年代相距一千六百余 年,道教历经许多变化,然而道教徒对于“道”的信仰和崇拜是一贯的。
    “道”这个词,原是“道路”的意思。在先秦哲学中道作为哲学概念被提出来的是 在道家的著作中。《老子》五千言,“道”字出现七十四次。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 发展史》的《先秦卷》中认为《老子》的“道”有五种涵义:“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 “自然界的运动”、“最原始的材料”、“肉眼看不见,感官不能直接感知”、“事物 规律”等。④现代人对于“道”属于精神范畴,还是属于物质范畴,有过多种理解,但 是“道”替代了传统宗教的“上帝”而成为最高的主宰和权威,这一点却是公认的。从 先秦到东汉,道家的哲学又有许多发展,而与道教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两汉的方仙道和黄 老道。
    方仙道,就是方士鼓吹的成仙之道。《史记·封禅书》载称,齐威王和齐宣王时, 燕人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等“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⑤秦 始皇和汉武帝都曾企求方士探寻长生不死之药。黄老道指的是将黄帝和老子联系起来的 一种思潮。《庄子》中已将黄帝所述类同于《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则称 “申子之学本黄老而主刑名”。⑥黄老道与刑名法术结合,与阴阳术数结合,也与神仙 方伎结合。随着黄老道和方仙道的合流,黄帝和老子均被神化。
    东汉末年产生的道教,直接沿袭了黄老道、方仙道的思想,借用“道”这个概念作 为教义的核心,将黄老思想作为教义思想的基础,产生了道教教义。 早期道教的基本思想来源于《老子》(即《道德经》)。例如:《老子》第四十二 章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而太平道的《太平经》称:“元气恍惚自然,共 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 为三也。”《老子》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而《太平经》称:“反其华还其实, 反其伪还其真。夫末穷者宜反本,行极者当还归,天之道也。”⑦五斗米道更有能以 《老子》的注本《老子想尔注》为初学道者讲解《老子》,作为担任“祭酒”之职的条 件。《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想尔注》称: “自然者,与道同号异体,令更相法,皆共法道也。天地广大,常法道以生;况人可不 敬道乎!⑧迨至魏晋以后,道教教义遂逐渐系统化。
    宋天禧三年(1019)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撮其精要,编成一百二十 二卷《云笈七箓》。开篇第一卷,即《总叙道德》,其中引唐代道士吴筠的《玄纲论》 称:“天地、人物、仙灵、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 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⑨道教教义就是按“天地、人物、仙灵、鬼神”四十方 面敷衍展开的。
    仙灵之道,大致就是神仙观,指的就是造神理论。《老子》中并无“神”的概念, 但是《庄子》中就有“真人”、“至人”、“神人”的论述,称古之真人,“登高不慄, 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 食不甘,其息深深”。称古之至人,“至人神矣!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洹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 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古之神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 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CD但是真人、至人和神人是如何产生的,却并未作出回 答。汉明帝时益州太守王阜撰《老子圣母碑》,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 起于太初之前。”CE《老子想尔注》认为“神”是“道”的化生,称“一者,道也”, “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 耳”。“道”散而为“气”,聚而为“太上老君”,CF这就为先天神灵由“道”化生的 造神理论打下了基础。《道教三洞宗元》则称,“道”起自“无”,“生乎妙一,从乎 妙一”,分为三元,化生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三神君主治“三天”, 即“三清境”。三清境下二十八天称“三界胜境”其中神灵均断生死之灾。CG唐代道教 受到佛教教义的影响,称个人禀赋为“道性”,潘师正答唐高宗时,即称“一切有形, 皆含道性。然得道有多少,通觉有浅深。”CH一个人通过学道、修道而得道,也能列阶 仙灵。唐代的司马承祯在《天隐子》中说:
    “人生时禀得灵气,精明通悟,学无滞塞,则谓之神。宅神于内,遗照于外,自然 异于俗人,则谓之神仙。”CI这就为人进入神仙之门提供了理论根据。 天地之道,大致是指宇宙观,特别是宇宙生成论。《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坠 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
    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汉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 凝滞而为地。”CJ道教继承了汉代黄老道,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太上 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就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 养万物”。CK关于道如何“生育”、“运行”和“长养”天地万物的,在一些道家和道 教的文献中强调的是“气”的作用,《元气论》中就称“道者,元气也”。明代陆西星 《阴符经注》说:“太始太素之前,浑沦一气而已,是谓无极之真,无名之始,圣人不 得已而名之曰道”。《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中解释“老君曰: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此三就是太初、太素和太始。“太初者,道之初也”,“太素者,人之素 也”,“太始者,气之始也”。太初者,赤气; 太素者,黄气;太始者,白气。赤气是光明之太阳,黄气入骨肉形中成为人,白气 是水之精。三气相包,就是气包神,神包精。“元包含神,神得气乃生,能使其形安止 其气”,于是万物滋生。因此,道教认为,不仅是人,包括神灵、草木和禽兽都有精、 气、神三气,都是“道”的化生。《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就称“神上天为天神”、 “神入骨肉形为人神”,“神入禽兽为禽兽神”,而“身神本从道生”。CL唐宋以后, 道教教义从体用的角度认识道与万物的关系,《道体论》称:
    “就体实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CM而刘一明的《修真辨难》更进一步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就道之用言;无形无象,是就道之体言。太极未分之时,道包阴 阳;太极既分之后,阴阳生道。……道者阴阳之根本,阴阳者道之发挥。所谓太极分而 为阴阳,阴阳合而成太极,一而二,二而一也。”ND人物之道,大致是指以人为中心的 社会观。《老子》第七十七章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 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说明《老子》已经认识到阶级社会贫富不 均,存在着“损奉”的不公正现象,并且认为只有有道的人,即能遵行自然规律的人, 才能自觉地将“有余”奉献给社会。因此,《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平均的社会。《太平 经》提出了实现“太平”世界的理想,称:“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 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平者,比若地 居下,主执平也。”道气“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 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太者,大也;平者,正也; 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而要实现太平世界,“三 气相爱相通”,指的就是“君明、臣良、民顺”,也就是君、臣和民都要有道、有德。 但是关键是君,因此,《天谶支干相配法》称,“国有道与德,而君臣贤明,则民从也”。 NE《老子想尔注》则认为“人行道,不违诫,渊深似道”,“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 成神,神成仙寿”,NF将人的行道和遵守戒律联系在一起。五代道士谭峭的《化书》中 也以“道”作为核心,认为“道”有“委”(体)和“用”的两重职能。“委”(体) 就是“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至于“用”,就是 “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无论是“体”或者“用”,道的 作用过程都体现于一个“化”字。谭峭探讨了社会的演化及治理的办法,指出人类社会 自从出现“尊卑”后,统治者就“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形戮,形戮化悖乱, 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而天下之动乱是起于压迫,盗贼起于聚敛。 “天子作弓矢以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因此,谭峭主张“能均其食者,天下 可以治”,由国君开始尚俭,使国君和民众平等相待,共同享受,没有剥削和压迫, “心相通而后神相通,神相通而后气相通,气相通而后形相通。”NG这种神气形相通的 社会,就是道之“用”的社会,就是以“道”来治国平天下的社会。
    鬼神之道,大致就是鬼魂观,指的是道教对于人死以后归宿的一种认识。“鬼”字 在甲骨文中就出现过,象形字,犹如一个盖着东西的死人的脸。《说文》解“鬼”字作 “人归为鬼”。归就是死的意思。《礼记·祭法》篇则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 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因此,汉民族早就有了人死后变成鬼的观念。《左 传》昭公七年又有进一步的记载:“子产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NH这 就是说人既有魄又有魂,魄附在人的肉体,魂附在人的精神。   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老子》中没有“鬼”这个字,但是作为先 秦墨家的著作《墨子·明鬼》下篇,认为鬼神是实有的,而且将天下的鬼分为“天鬼”, “山水鬼神”,“人死而为鬼”三类。其中的“天鬼”和“山水鬼神”,相当于后世的 “天神”和“山水神”。墨家还认为,对于人的行为善恶,“鬼神之明必知之”,“鬼 神之罚必胜之”。NI墨家的“明鬼”思想对于道教教义思想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
    《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称“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也”,“神入泥黎,泥黎者, 地狱名也”,“神有罪过,入泥黎中”,NJ因此,鬼也是“道”之用。五代道士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序》说到一些积功未备,限尽而终的“鬼”,称之为“魂神受福者,得 为善爽之鬼,地司不制,鬼录不书,逍遥福乡,逸乐遂志,年充数足,得为鬼仙,然后 升阴景之中,居王者之秩,积功累德,亦入仙阶矣。”NK鬼因有道而成“鬼仙”,鬼仙 在阴景之中,因得道而“入仙阶”。
    道教的“道”,从“天地、人物、仙灵、鬼神”四个方面展开,在历史上经过了很 长的发展过程。从汉魏至南北朝时期,道教开创后不久迫切需要从生成论的角度奉立至 上神,从社会学的角度推行平均主义的理想以吸引教徒。因此,“道”的教义主要在 “仙灵”之道范围里展开,属于神学命题;从社会之道展开,属于社会学命题。从隋至 北宋时期,道教开始建立天地人鬼的教义体系,主要在天地、人物和鬼神之道的范围里 展开,属于哲学命题。从北宋以后,以探究人的身心禀赋为中心,主要在“人物”和 “仙灵”之道的范围里展开,深入地推动了道教的科仪和方术的发展,并且直接指导着 一代代教徒的修道实践。这一关于“道”的教义思想的发展既同中国儒释思想的发展紧 密相联,同时也是道教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道”的推衍和演化,反映着中国古 代思想、文化和宗教的一个重要侧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