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印刷史上的重大革命。虽然在唐朝雕版印刷技术已经接近完美的阶段,宋代又是我国雕版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雕版印刷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刻一部大部头的书往往得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宋代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书籍的需要量大增,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比雕版印刷更省工省事、效率更高的办法。在这样的社会需求推动下,布衣毕升(公元990—1051年)于宋仁宗年间(1041—1048年)发明了胶泥活字,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这种方法可以节省雕版费用,缩短出书时间,又经济,又方便,和现在的铅字排印是一致的。 毕升的这一发明,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留下了最可靠的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用小块胶泥刻成薄如铜钱的字。一个字刻一个印,用火烧硬。先准备好一块铁板,在上面敷盖上一层松脂、蜡和纸灰。印书时,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把所要印的活字按顺序排在铁框里,满一铁框就是一板,然后用火烤,待松脂、蜡等稍一溶化,再用平板一压,字面就象磨刀石一样严整。冷却以后,一排排泥活字就凝固得很牢,印刷时不至于散落。一般总是使用两块铁版。用一块印刷时,又在另一块上排字。一版印完,另一版已排字就绪。这样轮番进行,印刷的速度很快。每个字形都要准备很多个泥字,常用的字要造二三十个,以备一板里重复使用。泥字不用的时候,用纸贴上标签。同韵的字用一张标签,用木盒贮藏。如果出现少用的偏僻生字,事先又没有准备好,可以现刻现烧现用。沈括还记叙了毕升不用木料刻活字,是由于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而且木料吸水,排成的版会高低不平。更由于木字会粘在药物上,不易迅速从版上取下,因此不如烧泥活字。印完后,再用印版靠近火,使涂料溶化。只用手轻轻一拂,泥字就都落下了,一点也不会弄脏。毕升死后,他的泥字为沈括的子侄们所收藏。 沈括的记载把泥字制作、排版、印刷、拆版的技术细节,作了完整的介绍,还论述了活字的长处及不适当字料的缺点。从“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看出,这与今日印刷数量越大平均印速越快是一个道理。而且沈括还用“常做”二字,说明毕升用泥字印过多次书,他还采取排印流水作业的方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还曾谈到他收藏的十卷《韦苏卅集》都是泥版印刷的,其书纸薄如细茧,墨印若漆光。 我国最初的木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朝鲜、日本,后来我国的活字印刷经由新疆到波斯、埃及,传入欧洲。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德国约翰·谷腾堡在1455年用铅、锡、锑的合金制成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来印刷《圣经》。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谷腾堡要早400年。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很早。虽然后来元朝的王桢、清朝的李瑶、翟金生都对泥活字做过改进,并用之印过书,但令人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广泛应用过。因为中国文字与拼音文字不同,一副活字中,每个活字至少要20个或更多,这样总数通常要超过20万,而拼音文字的全部印刷符号总共不超过100个。由于中国文字的特点,降低了活字印刷的优越性,只有印数巨大的活字排印才能显出优越来。而在投资方面,制造大量活字需要作坊主一次性付出巨额投资,这与板材及雕版的低额成本相比,也十分不利。雕版与活字版相比,可以长期保存,一再使用,偶尔才需修补一下,特别适应中国传统作坊的供求情况,旧时书肆往往一次只印几十部就把雕版藏好,需要加印时再取出来,以避免存书过多不利资金周流。这样,雕版印刷在中国传统的印刷中独领风骚,而技术上更为先进的活字印刷术却一直被淹没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