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农业 >

技术进步和宋代江南的水利、农业(9)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光明网理论 佚名 参加讨论
[1]王祯《农书》卷十八《农器图谱·灌溉门》。 
    [2]王祯《农书·原序》。 
    [3][37]参阅《农业考古》1990年第2期缪启愉《王祯的为人、政绩和〈王祯农书〉》。[4][42]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一、卷八。 
    [5][41]《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七<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6]苏轼《苏东坡集》卷六《无锡道中赋水车》。 
    [7]范成大《范石湖集》卷二十七《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8][14][15][17]《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东南诸水下》。 
    [9]《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第165页图八:王安石斜坡式石塘。[10]以上详见《宋史》卷九十八《河渠志·东南诸水下》。 
    [11][12]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三《郏直上水利书附子郏侨书》。 
    [13]以上见《吴中水利全书》卷十三《单锷吴中水利书》。 
    [16]《甬上水利志》卷三《守摄守程覃札子》。转引自闵宗殿《两宋东南围湖》(载《平准学刊》第4辑)。 
    [18][19][20]周淙《乾道临安志》卷三。 
    [21]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三十八。 
    [22]《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农田》。 
    [23][24]民国魏元旷纂修《南昌县志》。 
    [25]《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江州陂塘数见《农业考古》1986年第2 
    期《中国古代的农田水利》一文。 
    [26][27]陈池养《莆田水利志·木兰陂图说》。由郑振满、丁荷生(加)合编的《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收录了有关木兰陂的碑文数篇,可资参考。 
    [28][29]廖必琦等(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二《舆地·水利》。 
    [30]陈池养《莆田水利志·东角镇海堤图说》。 
    [31]详见《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陈鹏《唐宋时期泉州的农田水利建设》。 
    [32][34]《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吴建新文。 
    [33]清瑞麟等修纂《广州府志》卷六十九。 
    [35]清周硕勋纂修《潮州府志》卷十八。 
    [36]《中国农学书录》第97页。转引自闵宗殿《中国农史系年要录》第30页。 
    [38]《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之一六、一七。 
    [39]参阅《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尹美禄《〈秧马歌〉碑及秧马的流传》(附编者按语)。[40]《耕织图诗》之《耕图诗二十一首·耖》。[43]《平准学刊》第3辑上册。 
    [44]梁克家《三山志》卷四十一《土俗类三·物产》。[45]郑学檬主编《福建经济发展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9页。 
    [46]《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何炳棣(美)《中国历史上的早熟稻》。 
    [47]《农业考古》1990年第l期尹美禄《从(禾谱)看北宋吉泰盆地的水稻栽培》。有关《禾谱》残卷记载的水稻品种,转引此文。 
    [48]卫泾《后乐集》卷十九。 
    [49]《吴郡图经续记·物产》卷上。 
    [50]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七。 
    [51]赵汝砺《北苑别录·开畲》。 
    [52]韩鄂《四时纂要》卷一《正月》条。 
    [53]《农业考古》1993年第1期周藤吉之《南宋苎麻布的生产及其流通过程》。 
    [54]张宗法《三农纪》卷十二《油属·油菜》。 
    [55][56]赵汝砺《北苑别录·开畲》及注引《建安志》。 
    [57]宋子安《东溪试茶录》。[58][60]王祯《农书》卷十《红花》、《兰》。 
    [59]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八《红盐草果》。 
    [61]《农业考古》1990年第l期林蔚文《福建古代农业经济作物》。 
    [62]参阅《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陈宾如《上海水蜜桃探源》。 
    [63]参阅《农业考古》1985年第l期闵宗殿、王达《太湖地区农副产品……》附表。 
    [64]参阅《农业考古》1990年第2期林蔚文《福建古代农业经济作物》(续)。
    作者:佚 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