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农业 >

红水河稻作文化(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环球科技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那”:红水河流域稻作文明的历史印记 
    田是稻作农业劳动的主要对象,也是稻作农业基本的条件。“田”在壮泰语中称为“那”,或者说,“那”是壮泰语“田”的汉字记音,有时也记作“纳”,并且被广泛地嵌入地名,我们称之为“那”字地名。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东起我国的珠江口,西到缅甸西南部,南起泰国南部、越南中部、老挝和我国的海南省。北到我国的贵州省中部,这一个广大的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那”字地名。而区域范围较小、在地图上未能标出的“那”字地名,更难计其数。壮侗语民族以稻作为主,他们居住的地方往往与稻田连在一起,而且生活也与稻田息息相关,因而他们聚居的村落(一般称为“板”、“曼”、“班”)常以他们俗称的各类田命名。这种以“田”字命名的地名的主要特点是:以各类田的俗称作为标志,采用“类名加专名”的办法,构成以“那”起头的“齐头式”地名。红水河流域大量分布着冠“那”(纳)字的地名,从地图上看,巴马瑶族自治县有那桃、那社、那弄、那门、那敏、那坝、那朝、那莫、那勒、那享、那浪、纳乐、纳标、纳盘、纳塘、纳克、纳怀、纳就、纳立、纳维;风山县有那兵、那爱、那拉:那烘、.那老、那乐、那英、那王、那东;天峨县有纳直、那里、纳特、纳碍、纳合、纳洲、纳沙、纳赖;南丹县有那地、纳定、纳老、纳弄、纳塘、拉纳、纳庄、纳包沟、纳沙、那茶、纳羊、纳巴、纳腰、纳造、纳奎、纳瓜、纳劳、纳更、纳母;马山县有塘那、排纳、那细、那敏、上那龙、新那兴、那楼、那仙、那烟、那乐、那达、那鸡、那荷、那卜;大化瑶族自治县有那浪、那定、那色;都安瑶族自治县有弄纳、那共、纳维、那作、那伍下、那墨、那造、那盘、那麻、那料、那图、那浩、那甘、那烈、那燕、西纳、纳兴、那瓦、纳上、纳坝、纳坡;忻城县有那满、那北、上六纳、那卧;来宾县有那垒、小那角、大那赖、那谷;武宜县有江那,等等。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地理实体、居民聚落和地域区划所取的名称,是特定的语言符号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印记,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又有着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T·Grimm说:“关于各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之骨头、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他们的语言”。(6)根据语言发生学原理,事物的名称是随着这一事物的出现而出现的。“那”字地名的出现,是与稻作农业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是稻作文明出现的历史印记,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壮族稻作农业文化的本来面目。这种以“那”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那”文化。“那”文化即稻作文化,是华南——珠江流域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它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布洛陀神话和《麽经布洛陀》中的稻作文化
    红水河流域广泛流传着布洛陀神话和壮族麽教经文<麽经布洛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稻作文化内涵。
    布洛陀神话是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搜集到的,到70年代才陆续整理发表,直到1991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整理出版<布洛陀经诗译注》一书,它才以比较完整的形式出现。布洛陀神话和《麽经布洛陀》主要流传于红水河流域及其上游南、北盘江流域,左江流域,右江流域及其上游驮娘江、西洋江流域,红河上游盘龙江和普梅河流域。主要涉及壮族、布依族、水族等壮侗语民族。
    1.布洛陀神话与稻作农业
    20世纪60年代初搜集到的布洛陀神话,以《保洛陀》为题发表。(7)其大意是:古时候天地分成三界,天上面叫上界,地面上叫做中界,地下面叫做下界,上界由雷王管理,中界由保洛陀管理,下界由龙王管理。中界的保洛陀很聪明,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人人都敬佩他,归顺他,称他为“通天晓”,推举他为头人。他一生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1)造房子。人和鸟兽本来都住在树林里,因为孩子们经常打烂鸟蛋,捏死小鸟,保洛陀就叫人搬到平地去住,但没有大树挡阴,日晒雨淋,保洛陀便教大家造房子,做棕衣,用来遮风避雨挡阴.(2)种五谷.大家住在平地,每天要到树林里采摘果子,往返很远,经常挨饿。于是保洛陀又教人们用火烧死树木.拔除杂草,捡光石子,开辟畲地,播种五谷杂粮,又移植果树。这样人们学会造田地种五谷,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3)养家畜。牛、马、狗、猪原来住在树林里,因受不了老虎、狮子的气,来找保洛陀要地方住,保洛陀叫他们跟人住,并安排牛耕田,狗守门,马驮人,猪驮粪。(4)制万物。人和鸟兽本来可以通话,因鸟兽经常吃五谷,还和人们争吵,保洛陀便令鸟讲鸟话,兽讲兽话,人是中界万物的主人,鸟兽都由人管理;草木本来能飞能走,但乱冲乱撞,撞翻蒸笼;保洛陀教布伯夫妇劈柴纺线,但劈柴的斧头碰着天,被上界的人骂,打桩纺线凿穿了地皮,被下界人骂。于是保洛陀便叫上界的人把天升高,叫下界的人把地加厚。(5)求雨求火。天升高地加厚之后,三界的人讲话彼此都听不到,中界人用火都不方便,保洛陀便教人们采用烧烟点红蜡和敲锣打鼓的办法,求天下雨,求地生火。
    20世纪肋年代搜集到的《布碌陀》(8)神话,内容比前者更丰富,特别是与稻作农业有关的内容,如造谷物、造牛、教打鱼、开红水河等等。关于造谷物,大意是:世界发大洪水,淹没了谷种,只有案州这个地方还有谷种,布碌陀派斑鸠、山鸡从天空飞去取,派老鼠从海里游去取,它们到案州后吃光了谷种再也不返回。布碌陀亲自骑蛟龙去到案州令斑鸠、山鸡和老鼠吐出谷种,他取回七八颗谷种培育。直到颗颗像柚子般大,就把谷种敲碎撒播各地,这样各地的稻田都长出稻谷。关于造牛,大意是:布碌陀用黄泥捏黄牛身,用黑泥捏水牛身,用枫木做牛脚,奶果做牛乳房,弯木做牛头,蕉叶杆做肠,风化石做肝,红泥做肉,葵叶做耳朵,千层树皮做牛角,苏木泡水做血。安装好后,用嫩草来喂,泥牛成了活牛,就帮人犁耙田地,等等。
    关于“布洛陀”三字,壮族民间手抄本《麽经布洛陀》中常用“公甫洛陀”、“公甫碌陀”、“公甫渌陀”、“洛陀公公”等,20世纪肋年代初搜集整理出版的资料中,开始用“布洛陀”,以后在出版物上也多用“布洛陀”三字。其中“公甫”(布)读bou5,在壮语中指地位较高的祖公。布洛陀[pu5lo4to2]按壮语原义有多种解法,一是通晓法术并善于施法的祖神。其中“布”[Pau5]是祖公;“洛”[lo4]即通晓、会做;[to2]意为法术、施法。二是指知道事理最多的老祖公。神话传说称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里“布”即祖公,“洛”即通晓,“陀”即全部、足够的意思。三是身为孤儿的祖公。其中“洛”念成lwk8,即孩子,“陀”念tok8,即单独,独自,“洛陀”[lwk8 tok8]即孤儿。神话{专说中布洛陀没有父母,是从石蛋里爆出来的,为世界上的第一个孤儿。最近笔者赴传说为布洛陀文化的发源地的田阳县敢壮山及其周边地区做田野调查,进一步了解民间关于“布洛陀”三个字的读音及其含义。敢壮山下那贯村壮族居民读[pou5luη2to2],其中“洛”读[luη2],是指山间[山+弄]场;但附近的那社、那嘹两村又读[pou5 luo2to2],其中“洛”读[luo2],是指有溪流的山间谷地。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多为种植早地作物的地区,后者多为种植水稻的地区;前者多为石山区,后者多为土岭区。在敢壮山附近,有一片田峒,当地叫“峒布洛陀”,即布洛陀田峒。因此,我们认为,“布洛陀”的解释应是居住在山间弄场的通晓并会施法术的祖公或居住在岭坡谷地中的通晓并会施法术的祖公。由此看来,布洛陀不仅是壮族的祖先神,更像是一位农业神。根据考古学资料,华南古人类一般是先居住在石山岩洞,而后才陆续迁到后来被称为“峒”的岭坡间的谷地定居的。至今壮族地区及壮族先民曾经居住过的地区仍分布有大量带“六”、“碌”、“渌”、“洛”、“雒”、“骆”、“鹿”、“陆”、“罗”(均用汉语柳州方言读音)的地名,这些地方一般都是岭坡间的谷地,而且其间大都有溪河流水,适合稻作农耕,这些地方也称为“峒”。壮族地区还有许多带“[山+弄]”、“笼”、“龙”、“隆”、“洞”等字的地名,大都是石山间的鼻场,是种植早地作物的地区。史书上记载的“骆越”指的就是耕种骆(洛)田的越人部落群体,骆田即洛田,即岭坡谷地中的田。史书记载的“随潮水上下”,耕种骆田,指的就是耕种这种岭坡谷地中溪流两旁的田。每当下雨,雨水从岭坡上流下,溪水上涨时引水灌田,待雨停水退后即耕种,现在许多壮族地区仍然如此。传说中的布洛陀就是居住在这种岭坡谷地中耕种骆(洛)田的人们的祖公或首领,他无疑是一位农业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