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 ◎文并摄/满运来 在贵州省平坝县的城乡,随处可见穿大襟宽袖、蓝色长袍的女子。她们长袍外系蓝色围腰,腰间有一条两米多长黑色丝绸系带,发髻耳畔还有流光溢彩饰物。她们的穿着打扮既有别于当地少数民族,但又与汉族完全不同。 如果有外地人询问她们的情况,当地人往往会告诉你,她们是“凤头鸡”或“凤头苗”。近日,我们到平坝参观考察才知道,所谓的“凤头鸡”或“凤头苗”,其实都是地道的汉族——屯堡人。屯堡妇女将头发绾成前发高束的“凤凰头”,头上插一根玉簪或银簪、包着白色或青色的帕子,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凤头苗”或“凤头鸡”。屯堡男性以短对襟和大襟长衫为主,用料以青、蓝、白布为多。 与外界长期误解或误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安顺屯堡人对于自己的身份有着十分淸晰的认识。在平坝云山屯、本寨等屯堡人的村寨参观时,我们正巧遇上也是屯堡人的导游小姑娘,她一身明代女子打扮,对屯堡人的历史娓娓道来:屯堡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屯堡后裔,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对西南统治,在这里垒墙驻堡,驻军屯堡。同时,一次次下令,将内地江南江北的移民安置在以安顺为中心这一带地区。移民往往是从一个地区或有族亲关系的人一道迁来,安排在一个或邻近的几个屯堡地点,自然形成戍边屯田的网络。据不完全统计,明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贵州设置有24卫和26守御监护所,明朝重兵防守之举,导致安顺地区散布着成百上千座屯堡村寨,总人口约30万人。这些屯堡连成一片,大多以军事色彩浓重的屯、堡、官、哨、所、关、卡、旗、寨等命名。屯军的后裔大多在屯堡居住。明王朝灭亡后,清朝时屯堡原有的屯、堡、哨,在民间仍按旧时的称谓延续下来,屯军的后裔大多还在屯堡居住,他们的文化未因朝代变化而受到冲击和改变。600多年以来,屯堡人凭借强烈的自我认同,以惊人的坚韧呵护着自己的家园与文化,面不改色地穿越数百年风雨时空,使屯堡文化相对完好地保留下来,一直沿袭至今。 屯堡村寨如石头城堡。进入屯堡村寨,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的是石头,脚下踩的仍然是石头。“石头的瓦盖石头房,石头的墙面石头街,石头的碾子石头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这几句顺口溜道出了屯堡村寨的石头魅力。石头构筑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屯堡,屯堡人把石头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在本寨,我看到寨内碉楼林立,巷巷相连,户户相通。寨墙、碉楼、石头外墙包裹着江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鳞次栉比,既宜人居住又利巷战,被有的学者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 端午、中秋、重阳、立夏、冬至……当一个个中国传统节俗被一些人淡忘之时,特立独行的屯堡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将过节进行下去。正月迎汪公、抬亭子,七月半放河灯……最引人注目和令人痴迷的,是在当地被人称为“跳神”的安顺“地戏”。这是一种头戴面具身着彩裙,在锣鼓声中起舞打斗的戏剧演出。由于它的演出不在舞台,或在寨中空坝,或在山前坡地,故人们称它为“地戏”,它成为中国源远流长的傩文化中珍贵的遗存之一。我这次到屯堡参观,由于时间短暂,没赶上“地戏”演出,不免有点遗憾。 屯堡人的饮食文化,也尽显屯堡先祖们顽强的传承意识。屯堡人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但主食中的糕粑、糍袍、苞谷粑,副食中腊肉、血豆腐、干盐菜、干豆豉、糟辣子等,据说无不具有可长期存放和便于收藏的特点。不难想象,是这些糕粑、腊肉等在600多年前,跟随大军翻山越岭,帮助将士们摧城拔寨。回想起来,正是数百年前屯堡先人们背井离乡的无奈命运,交织幻化成为了今日贵州地域文化中具有独特韵味的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