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北京,笼罩在一片蝉鸣中,叶子蔫儿了,打着卷儿,连尘土都懒得动弹。”这是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里描写的京城伏天儿景象。热在三伏,一点儿不假。现在,空调吹着,冰箱使着,眼瞅着就要把伏天儿熬过去了。在过去,没有电风扇、空调、冰箱、雪糕的年代,老北京人是如何度过伏天儿的呢? 过去无论是四合院,还是大杂院,都有个大门道,因南北(或东西)畅通,夏日里小风儿一吹,特别凉爽,所以,这地界成为人们伏天儿里纳凉的好地方。白天多是大杂院里的大妈、大婶们聚在大门道里一边儿做针线活儿,一边儿纳凉风儿,俗称过“穿堂风儿”。到了晚上,多是院子里的老爷们儿在大门道里铺块凉席睡觉,也谓之过“穿堂风儿”。有的门道进深较大,能睡上三四个人。 伏天儿的晚半晌儿,十分闷热,使人难以入睡,于是有人将炕席拿到院子里,用凉水冲刷或用湿布反复擦上几遍,直到凉爽了,然后铺在临时支起的铺板上,往上一躺,美其名曰“睡凉席儿”。由于上面水汽较大,人躺在上面不粘身子,感到很凉快。为了防止蚊蝇的打扰,人们多在院子里点上一根用蒿草自制的火绳儿,这一夜就能睡个踏实觉了。 老年间北京城的街巷口或胡同里有不少的古树,以槐树居多,因树冠大,树阴儿也大,特别是烈日当头时,浓阴下却很凉爽,便成为人们夏日里纳凉的好地方。尤其是伏天儿,树阴儿下没有断人的时候,俗称“乘阴凉儿”。邻居们有的聚在树阴下聊天儿,有的下棋,有的铺块油布或凉席就睡在树下。浓浓的树阴,轻轻的凉风儿,为胡同里的人们营造一份凉爽的氛围。 在胡同里有水井的年代,伏天儿里人们喝的最多的是“井拔凉”,就是饮用从井里刚提上来的井水,带着阵阵凉气儿,喝上一碗,从心底感到凉爽。而过水儿面最受老北京人的青睐,刚出锅儿的面条往凉水里一放,将热气儿浸得一干二净,有的人觉得过一次水儿不够凉,还要过上二回,然后浇上三合油儿或芝麻酱,吃到嘴里那叫爽。 早年间,京城有冰窖,盛夏时节,一些人喜欢将西瓜放在冰上个把小时,美其名曰“冰镇西瓜”,然后再吃。买不起冰的,就把西瓜放到篮子里,然后用绳子将其顺到井里,让冰凉的井水把西瓜泡上个把小时再提上来,那西瓜被井水镇得倍儿凉,切开一吃别提有多爽了,从嘴里凉到心里。 “天棚”遮阴可以说是夏日里四合院的一景。一些院子宽敞的人家,到了“立夏”便在院子里搭起棚子,俗称“天棚”。“天棚”一般要比东厢房和西厢房高一点,棚子顶上和四面留有天窗,白天在棚子下面纳凉,晚上把天窗关上,可以在里面睡觉,特别凉快。这“天棚”一般支到“立秋”,天一凉就撤了。 老北京人度夏还有一绝,叫“泡野澡”。早年间在北京城(今二环路)外,有许多明清时的窑场关张后留下的大坑,经年淤积雨水形成较大的水塘,俗称“窑坑”、“苇子坑”,而城墙外便是护城河,雨季时水量十分充足。夏日里人们闷热难耐,便纷纷到窑坑或护城河里游泳,俗称“窑坑泡澡”、“护城河泡澡”,通称“泡野澡”。特别是伏天儿最热的时候,有的人一泡就是大半天儿。尤其晚上,许多人要泡到九十点才回家。 早年间老北京人所采取的这些过伏天儿的法子,既简便又实惠,用句时髦的话说是绝对的“低碳生活”,使老北京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炎热的伏天儿。(户力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