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悄然消逝的老北京婚俗(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北京晨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民国初市长出任证婚人 
    老北京婚俗的消逝,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民国初期西式婚姻等进入后,形成一定冲击,为移风易俗,中南海举办过集体婚礼,仪式传统,但不设婚宴,一次至少20对新人,并由市长亲自证婚,证婚人从此成为婚礼中的重要角色。以后,传统婚俗一度被认为是封建迷信,逐渐被遗忘。 
    老北京餐饮业中,有所谓“八大楼”,但具体是哪八个,说法不一,它们多不是真正的“楼”,只是店面大一点,只有鸿仪楼是真正的二层楼,专办婚宴,它大堂可举办仪式,还有包间和喜房。据鸿仪楼后人申寅增介绍,上世纪50年代是它的鼎盛时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传统婚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去年,常人春最后一次为年轻人主持传统婚礼,婚宴设在北海公园里的仿膳,让他吃惊的是,公园管理方居然允许乐队、仪仗进入,而这在上世纪50年代根本是不可能的。如今,老公园也能包容传统婚礼,常人春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仪式提醒新人勿忘责任 
    老北京婚俗中最典型的特色,是对责任文化的重视与强调,也是对年轻人进行责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可以提醒新人,要感念先人恩德,勿忘肩负责任之重,让年轻人对婚姻产生珍惜和敬畏之情。 
    比如传统的喜房(老北京不称“洞房”)内,在铺盖的对面,摆有“天地桌”,上设神码、香炉等,迎娶队伍出发前,男方在“迎娶太太”(即迎娶总提调)的协助下,需先敬拜上香,然后才能“发轿”,路上不得下轿帘,遇到城门、桥梁、祠堂等,需用红毡象征性地挡一下轿门。 
    过去婚礼仪仗很讲究排场,清末迎娶都在黄昏进行,因为黄昏的“昏”通“婚”,迎娶时要用牛角灯,最讲究的120对,差的也要32对,场面相当壮观。民国初期改成白天迎娶,不再用灯。 
    迎亲回来的路,必须与来时不同,以示“殊途同归”。新人下轿后,射箭、跨马鞍、跨炭火盆等,但这些并不是传统婚姻的重点,传统婚姻重点是祭拜,在“迎娶太太”的协助下,夫妻双方要给“天地桌”上第二道香,行三叩首礼,但没有人在旁边喊“一鞠躬、二鞠躬”之类的,夫妻对拜也没有成规,并非传说中的“三叩首”。进香并非公开展示的仪式,进香完毕,需将天地桌上的神码、黄纸等拿到新娘跨过的火盆中焚烧,即所谓“送神”。在北京传统婚俗中,没有“闹洞房”之说。整个迎娶过程中,祭拜是最重要的仪式,以此告慰先人,并为婚姻祈福。 
    现如今婚纱代替红盖头 
    “老婚俗再也回不来了。”虽从事民俗研究,但常人春对传统婚俗的回归却并不执著。一方面,传统婚姻难以融入现代生活,在常老看来,婚纱比红盖头更漂亮,更吸引年轻人;另一方面,传统婚姻的相关行业已凋零殆尽。 
    比如“喜轿铺”,早已经没有了,过去汉民婚轿上有刺绣,全新的叫“一水儿”,用过几次的叫“二水儿”,半新的叫“三水儿”,不同成色价格不同,讲究人家会专门到苏杭订做,价格虽高,但办完婚礼后刺绣留给“喜轿铺”,通过出租收回成本。可见,“喜轿铺”在老婚俗产业链上地位突出,近年,怀柔一度恢复“喜轿铺”,但客户寥寥,更别说找棚匠、厨子了。常人春认为:“传统婚俗的消逝,不是传承的问题,是产业的问题。” 
    如今,也有一些婚庆公司在搞传统婚俗,却常常成了“笑话大会”。比如,在婚礼上使用民间“花会”,在过去只有丧礼才用“花会”;还有过去婚庆用的是大铜锣,声音低沉,而今天出现在传统婚礼中多为小锣,这在当年是卖洋糖小贩用的……“民俗的形式是通过历史积淀形成的,它是民意的基础,可以因势利导,或加以简化,但前提是要尊重它。”对此,常先生一声叹息:“遗憾的是,我们一度把传统婚俗的形式完全否定了,结果必然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各办各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