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时因买卖案板而得名 案板街一带在历经了几轮变迁之后,到清顺治年间,这一片改建成满城。葛慧分析说,明末清初时期,商品经济萌芽出现,这条满城中的南巷因卖案板,而由此改名为案板街。 关于案板街在清代时的商业信息,历史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但是,遥想案板街在清初顺治年间既然能以案板作为取名因素,可想当时这条街上售卖案板的绝不止一两家,想必是因为案板经营相对较为集中,形成了一定规模及影响,从而留下了这一独具特色的街名。 虽然清代时案板街的销售状况我们不得而知,但据现在一些年岁长的老西安回忆,直到解放后,案板街还有销售案板的店铺。据72岁的李福安老人讲,在解放前,案板街上还有卖案板的,一些南山的农民用“地老鼠”小推车把案板、板木等生活用具运到城里来卖。那个年代,街景比较空旷,路边有一些平房院子和一些搭的棚子住着居民。来做生意的买卖人就集中在道路边。那时销售货物大多没有固定的店面,早上,卖东西的人将货物带到市场来卖,到了晚上,集市就散了。那是自由市场,好像也没人收税。有时,案板当天卖不完,他们晚上就不回去,沿街睡下,第二天接着卖。这些生意人生活窘困,回去时,往往还捡些菜叶带上。五十年代以后,案板街两侧慢慢开始出现店铺。 对案板街随后的发展,50岁的张静女士有记忆。张静生在西安、长在西安,家住得离案板街较近,她记得,那时候的案板街远没有现在宽,像个小胡同,两边是些小楼房,“土坯房、带房梁的那种。”沿街的房子一层用作店铺,那时的店铺没有华丽的门头,都是在门口挂个牌子,上面黑字写上经营的内容。在她小时候,案板街还有一些小木器店,卖搓板呀、月饼模具之类的小件木制器具,“我们家的搓板就是在案板街买的,用了好多年,最后都磨得没有棱角了,还舍不得扔掉”。 案板街这个街名,是清光绪《西安府城图》就有标注、现在仍存用的清满城内街名之一。1966年,案板街改名工农街,1972年恢复案板街名称。 商业与文化气息共存 短短的案板街不但具有商业气息,还具有文化气息,多家文化单位先后落户这里。 案板街一带现存的最老单位,非西安易俗社莫属,它已经历了百年岁月。易俗社的存在,为案板街带来了戏曲艺术的神韵。百年来,不管是古香古色的易俗社剧场,还是气派现代的易俗大剧院,都留下数不清的秦腔名家、戏剧大师演出的身影。年逾九旬的张世德老先生介绍,早期易俗社占据了案板街这一带大片地方。那时演戏的舞台比较简陋,易俗社的围墙还是土墙。有些小孩子常翻进墙去看戏。有一次看戏的人多,还把一处低矮的围墙给挤倒了。 在易俗社之后,1946年钟楼电影院、1984年陕西美术馆也相继在案板街一带建成落户,小小的案板街文化味越来越浓。陕西美术馆副馆长娄根领介绍,美术馆与当年的唐城百货大厦共用一栋主体楼,位于案板街东侧路边,东大街上有它的正门,案板街里还藏着它的后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和同事们大多是骑自行车、摩托车上下班,正门东大街上没有存车处,他们都把自行车、摩托车骑到案板街,走那里的小门。街上热闹嘈杂,但是一进入美术馆,就顿时安静下来,有份闹中取静的自在。 案板街南口边的钟楼电影院,珍藏着多少西安人美好的记忆,很多西安人,就是从这座影院开启了自己的电影之旅。钟楼电影院党委书记兼副经理余女士介绍,在电影市场鼎盛时期,许多影片放映时钟楼电影院都出现过观众爆满盛况。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泰坦尼克号》《生死抉择》等电影放映时,除了每天上午的两场外,从下午到晚上都是满场。 这里的繁华很低调 现在的案板街,距钟楼近在咫尺,和最繁华的商业街东大街相交,隔东大街与热闹的骡马市相邻。既然身处城市最宝贵的黄金位置,寸土寸金的商业定律对案板街同样适用。 不过,与对面的骡马市相比,案板街的繁华显得有些“低调”。许多人不知从案板街走过多少次,却不能像记得骡马市那样报出案板街的名字。 虽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案板街先后有过平安商场、唐城百货这样在全市名列前茅的百货卖场,成为那个时期人们的购物天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案板街渐渐没有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商场,反倒是林立的各种小店铺活跃其间,经营的内容也变化较大,百货类基本退出,餐饮、通讯类唱起主角。这些不声不响的变化,正在演绎着新时期案板街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