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林立,人头攒动……环绕拉萨大昭寺的八廓街,透着浓浓的市井味。 桑烟缭绕,金幡飘动……在长约1公里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转经、朝佛的人,八廓街又透着浓浓的宗教味。 藏式民居、藏式酒吧、藏式旅馆……古老街道上,凝合了藏民族建筑精华。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记者时隔20年再访八廓街,首先感觉街面齐整了许多,民居修葺一新。 “和平解放前,八廓街是泥土路,下雨时泥浆没脚脖子,后来改成石头路,现在大街小巷都铺上了条石。”八廓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多吉说,上世纪80年代起,政府多次整修八廓街,仅2002年就出资1.7亿元,把路面铺上清一色的花岗岩,并铺设了上下水,更换了电路、路灯…… 今天,宽阔的大昭寺广场是人们休憩、留影的好去处,各地游人在此流连忘返。2009年6月,八廓街获得由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发的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对藏民族来说,八廓街有着特殊的代表意义,它如同一个“晴雨表”,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八廓街始建于1300多年前的吐蕃时代,随着大昭寺的建成而逐渐完整和繁荣,这一过程伴随着藏民族从统一逐步走向兴盛的历史。而在近代,它见证了西藏上层的奢华和下层的呻吟,遭受过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 八廓街是拉萨旧城的中心,和平解放前,街道两旁封建领主的深宅大院比肩而立,大小商贾云集。但与繁华并存的却是丑陋与衰败的景象:小市民和小商人苟延残喘;立法权和司法权集于一身的领主当街鞭笞残害农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生存无计的乞丐数不胜数。据八廓街老居民回忆,当时八廓街上的乞丐夜宿街头,饿得连洗碗水都喝……旧时西藏,没有一个地方像八廓街那样,把贫富差异如此袒露无遗。 西藏和平解放,八廓街迎来新生,昔日领主的住宅成了普通市民的居室。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20年来,八廓街人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告别了老旧的住所,告别了喝井水、用旱厕、点蜡烛的历史。 多吉告诉记者,八廓街6000多户居民如今住在政府提供并修缮的安居房、廉租房或自建的房子里,居室通了上下水,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大昭寺广场边上的雪域餐厅,记者见到了已退休的次仁卓玛老阿妈。她家住八廓街小巷深处一个传统藏式四合院里,过去虽经政府几次修缮,但全院30多户人家不分男女共用一个厕所。1994年,政府对这个古老院落进行大规模改造,家家通了自来水和电,每层楼都建了男女公厕。 “现在条件好了,要好好享受晚年。”次仁卓玛一边喝着甜茶一边说。 1997年以来,政府对八廓街上的旧建筑陆续进行维修,对设施进行改造,仅去年就对56座著名的古建筑大院再次进行修缮。 八廓街是拉萨商业中心,居民得地利之便,有六成家庭经商。现在八廓街上有商户600多家,还有1300多个摊位。 “居民人均收入6600元,7年前我刚来任职时只有4000元左右。”八廓街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边巴说,居民生活有保障,街道为400多人办了低保,还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700多人就业。 他告诉记者,过去在八廓街开店的主要是藏族人和尼泊尔人,现在有回族、有汉族,多民族和睦相处、共同致富。 八廓街,曾经是达官显贵享乐的天堂。漫步八廓街,人们仍可看到墙体用白玛草砌筑的建筑,按照旧时传统,这种房屋只有达官显贵才能居住。而今,藏族汉子洛桑扎西就租用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经师林仁波切的住所,把这座有3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改成了小旅馆。 和20年前比,八廓街更繁华了。作为西藏的旅游和宗教圣地,每天有流动人口7000多人,逢重大节日有5万多人。 忙碌的店铺,转经的信众,兴致盎然的游人……八廓街在喧闹中隐含着安逸,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透着和谐。今日八廓街,在拉萨乃至西藏的重要地位没有变,但其内涵和本质已悄然变化,它是一条纯正的平民街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