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街里,像丁祖铭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住在过去的生活里,很少出来。一辈子经营着东关街上的程记洪炉的程光就是一位。今天,这种纯手工的铁匠作坊已经少之又少了。对于一名年过七十的老人来说,这种纯粹的体力劳动也显得过于沉重了。 虽然曾经的老主顾已经越来越难得上门,然而,每当有活计找到他时,程光还是会生起几十年的老炉子,抡起沉重的铁锤,在火光的映衬下挥汗如雨。对于老人来说,门口的老街,也正在这一下下的敲砸中,浇铸成永恒的记忆。 老人们都说,古街是有生命的。灰砖青瓦,飞檐翘角,是它沧桑又慈祥的面容,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街巷,是它清晰可变的筋脉和血管。古街才是一位真正饱经沧桑的老人,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看惯了人世间的冷暖寒凉,因为悟透了生活的精髓,因此显得超然而达观。当历史的风云和岁月的辉煌终于远去,古街以最自然朴实的状态,融入了寻常百姓家的生活。 对于老街的居民来说,他们的饮食起居在这里,他们的休闲娱乐也在这里。 古街上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康熙风格的人造园林,这就是冯家的私家花园——偶园。这里原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的私人花园,所以当地俗称为“冯家花园”。这座花园规模并不大,由于它是现存稀有的康熙风格园林建筑,所以便有着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园内依旧保存完好的假山、绿竹、翠柏、清泉和长满青苔的石阶,都让人不由联想到当年这里曾经的清雅和风致。 今天,这里是老街的居民锻炼与休闲的场所。武术,京剧与花毽都是居住在这里的回族居民喜闻乐见的娱乐与健身的方式。每天早晚,他们都会聚集在这里,享受一天中难得的安逸。 花毽,是另外一种青州的回族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与健身活动。花毽发源于青州,自春秋战国时起就已经出现。到唐宋时期,花毽的踢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从一人踢、双人踢到多人围踢。其踢的花样也逐渐增多。那时,妇女也参加了进来,妇女受封建礼教约束,缠成尖尖小脚,其直踢、蹦跳等动作就受到了限制,于是,她们发明了用脚内侧踢(盘踢),有人一次竟然可以踢到 6000多个。今天,老街上的居民,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儿童,几乎都能踢上两脚。 福禄寿糕点正经历着闭店前最后的忙碌。每天在这个时候,丁祖铭都会来到柜上坐一坐,听一听麦穗制成的包装纸包裹点心的声音。老人说,他再听几十年也听不腻。 西下的夕阳,带领着人们在古街上凝固的时光里穿行。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对于古街的保护规划项目即将孕育出炉。 古街的生活日复一日,古街的故事源远流长,古街的神韵久久回味。古街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沧桑岁月的见证。如今,在历史的流淌中闲庭信步了几百年的昭德古街,在这一天的入暮时分,正静静地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