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僰人风水民俗的源流 在那久远的蛮荒时代,有很长一段时期僰人是居住在岩穴里的。那时为了躲避虎狼的侵袭和防雨防风避暑御寒就需要尽量选择符合以上这些条件的岩穴。同时还要有水供食用。既要通风透气,又要距离水源不要太远;另一方面既要避风雨,又要选择山洪威胁不到的地方,还要山青水秀。那时的“风水”实质上是如何处理好风雨和洪水的问题。活人的住所是这样,那人死后的居所地亦然。由此可以得出:风水的原始意义就是如何选择活人和死人的更好地居住条件的一些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我们现代人讲的“山水”的涵义差不多。 到了先秦时期,僰人在产品交换等经济交往中不断与蜀人、巴人、滇人等相互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可能一个方面有这些地方的“阴阳师”到僰地营利,另一个方面外出的僰人也自觉不自觉的吸收了一些外地风水习俗和游方巫师的一些风水术数。在自创与吸收的基础上到了秦后期,僰人的风水习俗基本形成了一种信仰习俗。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对风水不断神化,一些人也顺势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但那时的分化是适当减少从事生产劳动的时间,而不是分离成不劳动专门从事“风水”的行业的人,那时的阴阳师与端公、巫师、医生等差不多,都是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从事自己的“副业”。 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僰人的风水习俗才转变成了一种民间术数文化,成了追求平安、富贵等的一种民间宗教信仰。僰人本来就是一个祖先崇拜和山神崇拜的群体(民族),生活经验积累的风水习俗正与祖先的魂灵和山神的法力可能荫佑活着的人这一信仰融合在一起,就发展成了活人的住居选得好就能得到山神(自然)的保佑,那死人的居所选得好就能得到祖先魂灵的保佑,从而发家致富,子孙显贵。 无疑作为生存经验和生活习俗的民间风水在同生存经验与生活习惯分离出来后,就在祈求的理想支配下自然而然的被神化了,成了人们的一种精神信仰和物质生活祈求的方式了。甚至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既然有那么大的需求,也随之而来有人学习、钻研,并不断被赋予玄奥神秘的文化色彩,以取悦更多的人。 就是这样,从生产生活的需要到经验的累积,到习惯的形成,再到方术文化,至到民间信仰。僰人风水习俗沿着这样的发展轨迹。曾在汉唐和宋元时期达到了空前的兴盛,几乎达到家家户户信(仰)风水, 人人信(仰)风水的地步。伴随着明朝万历年间僰人的销声匿迹,僰人的民俗风水也像在战火中逃生的主人一样融入到了更广阔的民间习俗中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