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3045年的建城史,855年的建都史,胡同就像老北京的“血脉”,使其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流淌”至今。说到北京胡同之多,曾有个形象的比喻:“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但到底有多少条,却一直没有定论。 元大都依据《周礼·考工记》的理念设计,于至元十一年(1274)基本建成。都城南北为经,东西为纬,居民区划分为50坊,坊各有门,门上署有坊名。坊中街巷胡同总数为413条。明灭元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定北京为京师,城中分为29坊,街巷胡同1170条。1644年,清入关后,顺治帝“定鼎燕京”,沿用明北京城为国都,但“坊”的面积比明代大了很多,据清末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稿》中记载,清代计10坊,街巷胡同3000多条。新中国成立后,对于胡同街巷的数量也曾进行过多次专项调查。据统计,1949年北京老城区的胡同总数为3250条,1965年为2382条,1980年是2290条,1990年是2257条,2003年是1571条。 如果说一条条胡同是一部部传奇史书,那么,其浓厚的人文色彩则深藏在一条条胡同的名称中。以官署衙门来命名胡同,是古都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作家赵大年撰写的“总铺”胡同,即属此类。 “铺”最早是设在胡同街巷里的基层治安机构,元代杂剧《张生煮海》的唱词儿里就已提及。张生想见小龙女,小龙女的丫环说了这样一句台词:“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显然,她这里是在戏谑张生:有胆量就到总铺衙门门前去自投罗网吧!但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元代已有铺和总铺,元代的总铺在砖塔胡同。 现在的东总布和西总布胡同,则是明代总铺衙门的所在地。明代沈榜在其所著的《宛署杂记》中记载:城内地方以坊为纲,坊下分牌,牌下分铺,“城内各坊,随民居多少,分为若干铺,每铺立铺头、火夫三五人,而统之以总甲”。总铺,即总甲理事之所。 除“总铺”胡同外,明清两代还留下许多以官署命名的胡同,比如天安门前西侧、人民大会堂原址上的大府、中府、小府胡同,左府、右府胡同和前府胡同等,是以明朝前后左右中军这五军的都督府所在地定名的;西单北大街东面的太仆寺街,因设有明代执掌马政的官署“太仆寺”得名;其西面的北太常和南太常胡同,因设有明代掌管宗庙礼仪祭祀的官署太常寺得名;复兴门内大街南面的察院胡同,因设有明代都察院而得名;位于美术馆南面的东厂胡同,因设有宦官掌管的侦缉机构东厂而得名。此外,还有京畿道、六部口、兵部洼胡同、兵马司胡同、本司胡同、会计司胡同、大兴胡同等,都是缘于明清两代官署衙门的所在地而得名的。 民国时期,同样也留下不少以官署命名的街巷,如位于宣武门西大街的国会街,位于史家胡同北面的内务部街,位于新街口东面的航空署胡同(今航空胡同),位于西单路口西南面的教育部街(今教育街)以及位于宣武门内大街西面的参政胡同、众议院夹道(今众益胡同)等,都属此类。这其中,外交部街更是鼎鼎有名。紧邻西总布胡同北侧并与它平行的外交部街,明清两代都叫石大人胡同,因明朝大将军石亨府宅在此而得名。民国时期,袁世凯执政府将外交部设于石亨的旧府内,胡同遂更名为外交部街…… 然而,正在拆迁中的北总布胡同却与官署衙门无关,它的得名是缘于地处东总布胡同的北面,这条胡同清代叫城隍庙大街。民国8年(1919),胡同中的城隍庙拆除,民国36年(1947),胡同改今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