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重庆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文化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未来的磁器口,街区面积扩容,品质提档升级
    
    古镇入口磁器口牌坊
    崭新现实 
    磁器口于2001年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抢救的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历史街区保护计划,2006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华美食街。2008年,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布《重庆市磁器口古镇保护暂行办法》,强化保护力度,同年磁器口被列为重庆“新巴渝十二景”。今年5月14日至17日,磁器口古镇将代表重庆参展中国(深圳)第六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近年来,磁器口的发展受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临磁器口,与古镇居民共度新春佳节。正月初八,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视察古镇,关心古镇片区开发建设改造事宜。目前片区磁童路改造已纳入重庆市重点工程。 
    2009年7月,重庆市沙坪坝区重新设立磁器口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由一名区委常委担任管委会主任,提升管委会工作级别。新成立的管委会正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保护古镇风貌,整治古镇环境,规划古镇未来。管委会拟依托现有景区实施提档扩容,在风貌协调区布局“西风东渐”“陪都流韵”和“江渝旧市”等街区,以展现巴渝文化为核心,荟萃中外旅游精髓,集民俗风情、休闲商业、私人博物馆、创意文化产业、吊脚楼酒店、私人会所、文化公园等于一体,打造更具品位的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千年磁器口必将焕发新的生机,静候慕名而来的客人解读文化,品味民风,温热都市浮躁的内心,赋予快节奏的城市一份难得的古朴、闲怡与宁静。千年古镇,我们相许以心! 
    名人荟萃 
    尉迟迥:南北朝时西魏大都督,益州刺史,宝轮寺(原名白崖寺)为其所建。 
    建文帝:14、15世纪相交之际,明建文帝朱允炆兵败南京,传说其削发为僧,辗转颠沛,曾隐居古镇后的宝轮寺。 
    丁肇中: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抗战时期随父母流亡到陪都重庆,在磁器口生活、学习6年。 
    饶国华:国民革命军21军第七师副师长,1927年驻防磁器口,打击邪恶势力,居民为其立德政碑,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刘湘: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民国四川省省长,1933年在磁器口创办四川乡村建设学院。 
    梁漱溟: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代表人物之一,抗战爆发后多次到重庆推行其乡村建设主张。 
    周恩来:抗战时期在重庆工作时,常到磁器口附近高峰寺新华日报临时印刷所检查工作,曾在沙磁文化区向民众宣传发售《新华日报》。 
    蒋介石:抗战时期曾到磁器口川教院视察,并手植两棵银杏树,至今郁郁葱葱。 
    林森:曾任国民政府主席,抗战时期居住歌乐山林园,磁器口是其喜爱的游览、休憩之地,曾为磁器口题写“小重庆”碑。 
    冯玉祥:著名爱国将领,国民党元老,抗战期间客居沙坪坝。愤激汪精卫投降日本,在磁器口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王临乙:著名雕塑家,抗战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居住于磁器口刘家坟,1940年主持设计了汪精卫、陈璧君夫妇跪像,安放在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声讨汪逆罪行。 
    郭沫若:抗战时期居住沙磁文化区,常来磁器口,古镇牙科医生江容强曾为其治疗牙病并交友,郭沫若欣然为其题写“容强牙科诊所”匾,此匾仍存。 
    徐悲鸿:著名画家,抗战时期在中央大学执教,常在磁器口古镇作画,保留了古镇昔日难得美景与资料。 
    韩子栋:《红岩》小说人物华子良原型。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北平被捕入狱,抗战期间被辗转关押湖北宜昌、贵州息烽,抗战胜利后转押至重庆白公馆监狱,在狱中负责伙食和小卖部。1947年8月18日到磁器口购货,借看守打麻将之机渡过嘉陵江脱逃,解放后曾任中共贵阳市委书记,贵州省政协主席。 
    肖秧:曾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四川省省长,1947年就读于磁器口川教院,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张书旂:著名画家,在磁器口所作《百鸽图》于1941年被中国政府作为国礼赠予美国总统罗斯福,现存美国罗斯福总统纪念馆。 
    磁器口古镇作为沙磁文化区的中心,还是马寅初、张伯苓、胡庶华、罗家伦等教育大师,丰子恺、张善子等美术大师,冰心、曹禺、洪深等文学大师常来常往之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