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占有空间,是以此证明我们真实地存在着。 原始人在天然的洞穴中居住,使他们领悟到空间对其生命的保护作用和价值。从制造陶罐到垒墙筑堡等实践中,人类将创造和利用空间的心理加以巩固,于是,建筑的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并生生不息。 中国的传统建筑,对于空间的诠释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天人合一。这种建筑空间的特性也正是对中国人的世界观、自然观的反映,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深深植入了中国的建筑文化的根基之中。 一座房子,关于空间的自由想像 老子说:“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对于建筑空间的概念,湖南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魏春雨引用老子的这句话来进行阐释。他说,建筑的空间就像一只杯子,杯子最不可缺少的不是杯托、不是杯底也不是杯体,而是中间空的部分。所以,建筑的空间必须是包容的、通透的、不矫揉造作的,给人留下最大的精神空间。 从居住者对空间需求的层面讲,一方面建筑要满足基本居住的物质空间,另一方面也要满足居住者的精神需求空间。我们总能通过一座房子空间氛围的营造,看出主人对于生活的想像:喜欢用墙漆丰富空间色彩的人,或许性格活跃,富于想像力;用书法或者绘画装饰表达艺术气息的人,或许是一个艺术家。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自由想象,也是他们生活追求的一个侧影。 人不能孤独地生活在一个空间里,房子不是一个人放纵寂寞的空间,更多地是它能带给人们交流的欲望。现在的人们已经不仅仅是注意自己的家,而是开始关注沟通、交流这些精神层面,希望自己的空间有很大的互动性,它不只具有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这样单一的居住功能,而是同样也需要找到一个通透、互相能够交流的空间。 韩国导演金基德一次看到自己家门的钥匙孔里贴着传单,他立刻想到那些一直贴着传单的门户一定是没有人居住的空房子。由此激发他拍摄一套有关孤独、与世界疏离的故事,于是有了《空房子》。故事很简单,一个男子救了一个被丈夫虐待的女子,然后带着她进入不同的空房子,并给它们重新注入了爱与温暖。 因为有人,房子的空间便不再空洞,相反,房子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空间的自由想象。“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对于房子的想像也是他对于生活的想像,房子总是与生活融为一体,它前后引导,左右牵制,提供生命活动的空间,暗示生活的方式,决定生活的舒适度,并借此赞美生活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