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当上主力军 100多年历史的老祠堂,500多年历史的老工艺,20多岁的手艺人——历史和现实,新与旧在陈家祠第二、第三进建筑的屋顶上融洽地交会。作为灰塑唯一“传承人”称号的获得者,花都区花山镇铁山村艺人邵成村今年只有43岁。他自小随父学艺,目前已经是广东最负盛名的灰塑家族。他的维修队伍活跃在广州、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广州的陈家祠、镇海楼、南海神庙、六榕寺,花都的谭氏宗祠、次华徐公祠、钟氏大宗祠以及佛山祖庙等都是他们曾经修缮过的古建筑。 在陈家祠屋顶上忙碌的这批艺人中,年轻人算得上主力。邵成村“80后”的儿子现在也成了他的得力助手,随着他奔波在广东各地。近年随着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很多古建筑得以重修,要做灰塑的地方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忙。虽然利润仍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一般艺人一天的收入也就是七八十元,但是能有更多的工程接,对于这些一度习惯了寂寞的民间艺人来说,已经是值得高兴的变化。至少在一些年轻人眼里,灰塑不再是一门似乎毫无前途的手艺了。 揭秘灰塑: 增增补补的返工会“越描越丑” 灰塑样式错综繁复,千变万化,但邵成村等能工巧匠所依恃的工具,只有画笔和灰匙。邵成村告诉记者,灰塑之难,不在工具,而在选料、配料和时机的掌握。 灰塑选择的原料“白灰”其实就是生石灰。邵成村做灰塑,一定选用吴川出产的石灰,因为“比较幼滑、细腻”,便于加工。选定石灰以后要加水,要一次性加到位,不然将会影响到灰膏的黏稠度。然后在灰膏中分别加入草根和玉扣纸,制成“草筋灰”和“纸筋灰”,前者质地较粗硬,用来做基底,后者较细腻,覆于表面以便精雕细刻。草根与玉扣纸的比例,全凭艺人手感,分量不同,其后的质量也将大相径庭。 灰膏在加入糯米粉和黄糖后,将经过45天左右的密封保存。这是让灰膏发酵以及让各种材料充分混合浸透,浑然一体。而糯米粉可以增加灰膏的黏性,糖用来吸水,控制干燥时间。 灰膏熟化之后,便可以用来制作灰塑了。但正式动笔之前,匠人们还需要用钢丝、铜线等扎个简单的模型,随后将草筋灰填入模型压实。隔一两天之后,待第一层将干未干时,填入第二层——太干两层之间无法紧密黏合,太湿则难以成型——如是类推,以每层三厘米的厚度往外扩展,大约要填六七层,才能大体成型。邵成村说,其实灰塑就是个“等”的手艺,治料要等,填充时也要等,急不得。 结构成型后上纸筋灰,厚度要控制在5毫米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厘米。雕刻时灰匙的运用很讲究技巧,厚薄深浅务必要一匙到位,增增补补的返工是不行的,“越描越丑”。上色时一部分颜料掺在纸筋灰里,成为灰塑的主体颜色,另一部分颜料则单独使用,待灰塑干到七成左右动笔,这样可以让颜料借助石灰硬化的过程,牢牢地附着在灰塑的表面。 此外,不同位置的灰塑在施工方法上也各不相同,比如垂直墙体需要考虑重力和附着力因素,飞檐处需要考虑稳定性,都不能乱来。 老工艺的新前景: 或将飞上寻常百姓家? 邵成村的灰塑之路从1979年开始,老师是他的父亲,父亲的手艺则是从他的舅舅那里学来,现在自己22岁的儿子也成了得力助手,但对这门“家学”,他并无“传内不传外”的门户之见。 邵成村说,上世纪后半期的五六十年,灰塑从兴盛到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不要说对于“80后”、“90后”这些年轻一代,就是很多中年人在灰塑方面也是白纸一张。近几年在各方呼吁和努力下,灰塑重回人们视野,很多人一看,真是好,但是怎么做出来的,生活中应当怎么用,完全没有概念,也就谈不上有发展的意识和深入理解的冲动。“我都知道有些人想学想练,但是很少人掌握这门技术,他们也就很难入门”。他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广泛宣传,让大众知道灰塑好在哪里,然后才谈得上进一步的保护和发展。 与前几年相比,邵成村的活计多了很多,几乎一年到头都需要在广东各地跑,收入也有相应的增加。但在他看来,仅仅如此对于灰塑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只有我一个人做,做得好坏都没有人对比,没有竞争,怎么能有促进和提高?”他说现在市场的需求逐渐在增加,需要更多有志于此的人加入到其中来。 虽然邵成村仍然主要在古建筑上完成灰塑工程,但是他对灰塑进入现代家居,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人们对于灰塑的一个误区,是认为这是只有老屋中才用的老派装饰,其实不然,“灰塑说到底就是一种装饰艺术,在保留传统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前提下,题材可以没有任何拘束,现代都市生活的题材,谁说就不能融入其中?”而且即使“老派”,只要运用得宜,在现代家居中仍旧可以做出独特的味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