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桃花源”是贫穷的。但理想中的“桃花源”却是人人想往的。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种关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其实都不过是关于农民和农村社会的设计,无数的“桃花源”式的理想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想力,浪漫且又失之空想,向往未来的设计其实都蒙着厚厚的历史尘埃。 80年代,当市场经济还是一个“资本主义幽灵”的时候,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风靡全国: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个希望的田野是什么呢?禾苗成长,炊烟袅袅,小河流淌,世代生息,男欢女唱。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尽管优美的曲调令人动容,但这个希望的田野却并没有什么新东西。 最早为中国人设计前途的人是孔夫子。为了缔造一个美好如“三代”的社会,孔子苦行劳瘁,他深沉地叹唱覆盖了千年的历史,集他能够体验和知道的,有关生命与社会的全部美好,设计了一个“大同社会”与小康前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族,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疾废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终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弃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 尽管大同世界,小康图景总是带有那么一点虚无缥缈,但它并非完全是反现实的,它为后来的理想社会提供了蓝图和有益的启迪。 晋代的陶渊明为后人留下一个更为清晰更为具体的“桃花源”,这个类似于西方伊甸园式的美好世界,使得农业社会的所有人生理想和运作机制,都可从中找到线索。 它为汪洋大海一般的中国农民提供了规范与依托。使他们有了理想和追求的慰籍。 然而,以传统的农业文明的方式最终并不能解决中国农民的生存问题,更不能解决发展问题。 当西方列强的海船以坚甲利炮打开了小农经济和万里长城之后。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位农民英雄洪秀全为农民规划了一个天朝的理想图景。 宣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农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谭嗣同,为中国近代绝对赤贫的农民精心策划的前途是这样的:有一块足以养活他们的土地,有一个嬉戏起居于其间的绿意盎然的庭院,庭院内外有茂盛的瓜园粱圃,有鸡若干,有猪若干……,一句话,有一个丰衣足食、自给自足的家园。 然而,无论是洪秀全,还是谭嗣同、康有为,他们所设计的理想世界,古典文献中已经有了太多的表述。但这些表述对开始被圈入世界潮流的近代剧变的农村,已时过境迁了。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农民第一次拥有了生存的保证。然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蓝图,却并没有使农民走出封闭、自给自足以及贫穷的“桃花源”。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拉开了序幕,1978年,中国第一批乡镇企业诞生了。别了,“桃花源”。面向市场的农村改革,使得自给自足的村庄开始走出贫困、封闭和停滞。尽管这种变革正在进行当中,但对于这种变革的意义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高。它将最终导致中国的农民走出自己的“桃花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