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圣火绵延永不熄 中国的火文化(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商丘至今有“拜火仪式”
    商丘火文化,实际上更多留存于民间。
    商丘市文联原主席尚起兴先生说,古时的商丘,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商丘燧皇陵一带的村民有到陵前举行“取新火”拜火仪式和“添新土”的习俗。“取新火”仪式是由族长或族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带领专人到各家各户,将旧火全部熄灭,以表示过去的一年已经全部结束,并向每户收取一些旧灰、食盐、粮食及其他食品,送到燧皇陵。在燧皇陵前,由祭司杀鸡酹酒,祭拜火祖,再把鸡血和所有的旧火灰带到陵后深埋,以示送走所有的灾难、不祥。然后,用古老的钻木取火方法取出新火,作为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起点。各家各户都拿火种到陵前接燃新火,引火回家,以示引来吉祥。为庆祝取回新火,各家各户都要献上祭礼祭拜火祖。“添新土”即是当地老百姓一直把燧皇陵亲切地称为“老爷坟”。朝拜火祖燧人氏之前先从家中用衣襟、手帕兜一包黄土,撒到“老爷坟”上,算是给火祖燧人氏添坟扫墓、烧香磕头,答谢敬拜,以盼火祖燧人氏保佑全家一年平安。
    商丘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取火法,即钻木取火法。当地的人用脚踩住一根长条木板,双手夹住一根木头钻火杆,让其头部对准长条木板上的凹处,双手用力来回搓转钻火杆,当钻火杆的头部与长条木板凹穴处冒烟起火时用艾绒点燃即可,也可以以此引燃草绒或黄铜纸(草纸)卷成的黄色纸卷。用火塘保存火种,火塘一般放置在堂屋中央或屋门两侧。火塘上有一铁制盆状容器,上面长年保存火种。平时用核桃皮、玉米芯,火灰盖在火塘上,火势很小,慢慢燃烧。屋顶吊一根铁丝系一铁钩,长年吊着一把水壶,烧开水沏茶饮水用。火塘随时可以点燃火种用,如抽烟等。火塘还有取暖、照明作用,做饭时加入柴草木料,火势很旺。平时用火灰盖住,暗火保存火种。如果需要携带火种外出,就用火媒子,也即火捻子、火纸卷或黄铜纸卷成的黄色纸卷引燃一端,让火种可以较长时间不灭,同时方便携带。
    每年的正月十五夜晚,商丘一带的年轻人都要到野外“赛火把”,每村的男女老幼都要在村中的空地上观看“玩铁花”,这是商丘一带祭祀火祖燧人氏至今保存的另一种民间习俗。“赛火把”即是用每家用过的旧箅子,里边卷上麦秸,年轻人成群结队跑到野外,一齐点燃玩耍,邻村的人还要进行比赛,看哪个村的火把多,玩的时间长。而“玩铁花”更有意思,更好看,就是用套牲口的铁笼嘴,里边放上木炭、裹挟碎铁屑,用木棍或钢叉挑起来,有几名身强力壮的年轻男士轮番摇动,甩出去的烧红的铁屑碰触到地上或事先放好的树枝上,就幻化出一簇簇、一团团、一朵朵漂亮的火花,每当此时,全村的男女老幼都会兴致勃勃地围观,其乐无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