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元宵节:古代中国"情人节"(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辽沈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日前厦门大学教授陈培爱表示,元宵节不仅热闹,而且自古就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的“情人节”——“灯会是元宵节期间公共场所的主要活动。在古代,闺中女子是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的,但过节可结伴出游,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男女青年交往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之机可为自己物色对象……”(2月18日《生活日报》),但对于陈教授的观点有人赞同,有人质疑,他们分别持有什么样的说法呢?
        【正方观点】
    从诗词戏剧读出“情人节”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元宵节观花灯的风俗源于汉朝,到唐朝更盛。李商隐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句将元宵赏灯的情景描绘得蔚为壮观。宋人姜白石更咏道,“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足见灯火辉煌万人空巷的“元宵节”已成全民狂欢节了。假如我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元宵节就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可以从诗词和戏曲中找到佐证
    古代的未婚少女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元宵节这天才被破例允许结伴出门看灯赏玩,不少男女借机物色心上人,擦出爱的火花,因此,元宵节也就造就无数良缘美眷。
    这并非牵强附会,我们不妨从大家熟知的两首诗词中寻找答案。一是欧阳修(又说朱淑贞)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两首诗描写的均为元宵夜经典镜头——“人约黄昏后”和“众里寻他千百度”。
    称元宵节为古代的“情人节”,还可从传统戏剧里找到佐证。曾在杭州看过一部叫《荔镜记》的越剧,说的是江南才子陈伯卿与黄五娘元宵夜赏花灯一见钟情的故事,那“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上元观灯”场面和男女主人公载歌载舞的欣喜之态,令人难忘。还有川剧《春灯谜》,描述贫寒书生宇文彦与四川节度使韦初中之女韦文凤于元宵夜赏灯、猜谜中互生爱慕,经历种种波折误会终于喜结秦晋的奇缘。
        在台湾元宵夜流行“偷菜”
    中国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元宵节竟能给有情人提供约会和结伴观灯的机缘,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这当然绝非当初创立元宵节的初衷,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客观上却给囿于“三纲五常”的青年男女提供了联谊欢聚的契机、情人幽会的“平台”。据说在台湾,有未婚姑娘元宵夜偷摘青菜将会遇到如意郎君的传统习俗,当地人称为“偷晚菜,嫁好婿”,渴望美满婚姻的女孩,都会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青菜,听来蛮有意思,又为中国的情人节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时过境迁,现代人早已跳出封建礼教窠臼与束缚,谈情说爱再也不必偷偷摸摸或者借助什么节日了。元宵夜的“情人节使命”虽已成为历史,但元宵节欢乐祥和、喜庆团圆的氛围,以及其蕴涵的人文关怀与人性魅力将与世长存。(摘自龙艺装饰的博客,有改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