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清入关前的宫廷礼乐及其政治文化意义(3)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清史论丛 佚名 参加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命七年的卤簿礼仪中,有sara(伞),laba(喇叭)、tungken(鼓)、bileri(唢呐)、ficakū(箫)等礼器。[69]与原来相比,新出现了“ficakū”(箫)。“ficakū”(箫)意为“fulgiyere kumun i agūra i gebu,cuse moo i sihan de ninggu sangga arafi,ilhū jafafi fulgiyerengge be,ficakū sembi。”(箫是吹管类乐器,以竹为管,筑六孔,竖执吹奏)[70]。这与汉族箫管的形制很接近,宋陈旸《乐书》曰:“箫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足黄钟一均声。或谓之尺八管,或谓之竖笛,或谓之中管。”[71]这说明天命后期的乐器制作,已开始受到汉族文化影响。
    天聪六年(1632年)二月初四日,皇太极更定仪仗之制,令出征时仍照旧例,各依等级定制携带小旗、伞、喇叭、唢呐、鼓、箫等物。而于屯寨周围街道等近处行走往来,则“于汗前用小旗三对、伞二柄、校尉六人。大贝勒前用旗二对、伞一柄、校尉四人。诸贝勒前各用旗一对、伞一柄、校尉二人。若赴汗所齐集,不用旗伞,唯准校尉随从。若各自出城门行,务带旗伞。……。凡赴汗所在地,他人旗、伞、校尉概不许用。随汗行时,只许大贝勒用伞”。同时还规定:“若有违例者,由礼部贝勒查实连同汗在内,每次罚羊一只。若徇情不罚,则罚尔以羊。”[72]颁布该条令的第三天,即二月初六日,皇太极到诸子避痘所,没有按例掌伞旗,故礼部启心郎祁充格议罚羊。诸臣上奏,皇太极罚羊交以礼部,并解释道:“非忘具旗伞也,因往忌地,故不用耳。然未转告部首领知之,咎在于我。我若废法,法将何以施行?此羊尔等可收之。今后,凡往忌地,免用仪仗。”[73]最后的结果虽于避痘所免用仪仗,但对于不合等级定制仪仗使用的严格惩处仍可见一斑。
    随着后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体现等级观念的礼仪乐制作越来越受到统治者重视,渐渐壮大,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登基称帝,按“参汉酌金”的原则,借鉴明朝制度制定严格的仪仗礼仪。登基之前,为预备登基大仪,内院官擬设御前议仗,请旨制定,皇太极“命酌量裁定之”[74]。最后定议为“(其他仪仗略)锣二、鼓二、画角四、箫二、笙二、驾鼓四、横笛二、龙头横笛二、檀板二、大鼓二、小铜钹四、小铜锣二、大铜锣四、云锣二、唢呐四,执役者八十四,绿衣、黄褂、红带、六瓣红绒帽、铜顶上插黄翎”。[75]五月初一,奉圣汗命议定仪仗:“和硕亲王红伞二、纛二、小旗十、骨朵二、吾仗四,多罗郡王红伞一、纛一、小旗八、卧瓜二、吾仗四,多罗贝勒红伞一、纛一、小旗六、骨朵二、红仗二。无论行兵出猎,或出城专行,俱携此仪仗而行。若至汗前,则无携此仪仗。倘离汗地他往,务以此仪仗列于前。”[76]同年(崇德元年(1636年))七月初十日,册封国君福晋、东大福晋、西大福晋、东侧福晋、西侧福晋典礼。当日,诸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固山贝子,文武各官齐集崇政殿,依次列举,皇太极入崇政殿升座。文官衙门各官入奏曰:“奉赠国君福晋册文、玉玺、仪仗备齐”,并将奉赠国君福晋册文、玉玺陈于案上,册文置左、玉玺置右,二人执节前引,奉册宝,携仪仗,至清宁宫前,国君福晋及众福晋皆立。册封诏文规定国君福晋前列仪仗:“(其他仪仗略)锣一对、鼓一对、号筒二、钲二、仗鼓二、横笛二、扎板二、小钹一对、小金一、大铜金二、云锣一、唢呐一、喇叭二。”[77]其后不久,又于十九日颁定东大福晋宸妃、西大福晋贵妃、东侧福晋淑妃、西侧福晋庄妃及诸和硕福晋、多罗福晋、福晋多罗贝勒之妻、固山福晋、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和硕格格、多罗格格、格格多罗贝勒之女、固山格格等所用仪仗[78]。由此各级皇族、官员出行仪仗礼仪皆备。
    从各个级别的仪仗配器上,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使用规模比后金时期明显隆重,各级仪仗乐器的数量和种类都是前所未有的,大部分是首次出现在入关前的史料记载中。同时,严格按尊卑等级划分仪仗用器的礼仪制度,较之后金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更加不可逾越。这显然是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模仿明廷之意显而易见,清代宫廷卤簿由此初具规模。
    表2:明代、清代入关前、入关后乐器对比表
    

    时间
    

    仪式种类
    

    乐   器
    

    崇德前
    

    所有仪仗
    

    鼓、喇叭、唢呐、箫(无确切数量)
    

    崇德仪仗用乐
    

    汗仪仗
    

    锣2、鼓2、画角4、箫2、笙2、驾鼓4、横笛2、龙头横笛2、檀板2、大鼓2、小铜钹4、小铜锣2、大铜锣4、云锣2、唢呐4
    

    国君福晋仪仗
    

    锣1、鼓1、号筒2、钲2、仗鼓2、横笛2、扎板2、小钹1、小金1、大铜金2、云锣1、唢呐1、喇叭2
    

    清代仪仗用乐[79]
    

    导引乐[80]
    

    戏竹2、管6、笛4、笙2、云锣2、鼓1、板1
    

    行幸乐[81]
    

    大铜角8、小铜角8、金口角(唢呐)8、云锣2、龙笛2、平笛2、管2、笙2、金2、铜鼓4、铜点2、钹2、行鼓(陀罗鼓)2、蒙古角2
    

    明代仪仗用乐[82]
    

    大驾卤簿[83]
    

    金龙画角24、鼓48、金4、金钲4、杖鼓4+36、笛4、板4+4、小铜角2、大铜角2、戏竹1、箫12、笙12、龙笛12、头管12、方响4、秦8、琵琶8、箜篌8、大鼓2
    

    东宫仪仗[84]
    

    金龙画角12、花匡鼓24、掆鼓2、金钲2、金2、板2+1、笛2、仗鼓2+12、小铜角1、大铜角1、戏竹1、大鼓1、龙笛2、笙2、箜篌2、秦2、琵琶2、方响2、头管2、箫2
    

    我们在看到崇德仪仗建制模仿明廷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存留其中的满族原生文化,在此我们以《满文老档》[85]满文原文中记载的国君福晋仪仗乐器为例做一简析。
    表3:崇德建元国君福晋仪仗乐器满、汉文对译表
    

    序号
    

    汉文
    

    满文罗马字转写
    

    序号
    

    汉文
    

    满文
    

    1
    

    锣
    

    lo
    

    8
    

    小钹
    

    ajige jaidakū
    

    2
    

    鼓
    

    tungken
    

    9
    

    小金
    

    ajige can
    

    3
    

    号筒
    

    ihan buren
    

    10
    

    大铜金
    

    teišun i amba can
    

    4
    

    钲
    

    zeng
    

    11
    

    云锣
    

    tongkišakū
    

    5
    

    仗鼓
    

    jang tungken
    

    12
    

    唢呐
    

    bileri
    

    6
    

    横笛
    

    hetu ficakū
    

    13
    

    喇叭
    

    laba
    

    7
    

    扎板
    

    carki
    

    

    

    

    金钲、仗鼓是明代仪仗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在表中,zeng(钲)、jang tungken(仗鼓)很明显是汉语借音,这说明它们的使用确是仿效明廷的结果。同时,lo(锣)、laba(喇叭)虽也是汉语借音,但二者并未出现在明宫廷礼器中,它更有可能是满汉民间交流的产物,并非对明廷的模仿。其他乐器很多都继承了早期满族乐器,如tungken(鼓)、ihan buren(号筒)、ajige can(小金)、teišun i amba can(大铜金)、bileri(唢呐)等均是tungken(鼓)、buren(螺)、can(金)、bileri(唢呐)的延续,正如上文的分析,这类tungken、buren、can等乐器源于蒙古(buren、can)和女真文化(tungken),与汉文化相异。另外,新出现的carki(扎板)也似源于蒙古族乐器,蒙古语中有“čargi”一词,汉译为拍板、柏板等,实与“扎板”相同。[86]由此来看,大多数崇德仪仗乐器仍是满族、蒙古族文化的产物,甚至还带有女真文化的痕迹。可见,崇德仪仗绝非对明廷礼制具体器具的简单仿效,各种宫廷仪仗制度的严格制定,重点在于对汉族儒家尊卑观念、等级制度的吸收和利用。
    从卤簿仪仗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较为清晰的看到,卤簿乐器的使用从开始较为简单的“以壮声威”,逐渐发展到后来具有明显、严格政治意义的礼仪制作,国家等级制度、皇权集权思想均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不能不说是汉族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但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崇德仪仗制度在具体内容上与明代存在一定差别,保留了许多本民族的特色。而且,这些非汉族式乐器一直沿用到清末,后世各类史籍均有记载。可见满族原生文化在入关后的清宫卤簿仪仗中依然得到保留,成为清代独特礼乐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礼仪大典
    入关前的诸种礼仪大典主要完善、形成于崇德建元之际,乃皇太极依照汉家天子礼仪模式而制。正如上文提到的卤簿仪仗的制定,元年(1636年)四月,为登基大仪预备御前仪仗[87];五月初一,议定亲王仪仗[88];七月,制定后妃、格格、官员妻女仪仗[89],自此仪仗礼备。此外又三月初四日,定祭孔夫子庙[90];六月初一日,定祭太庙、福陵典礼;[91]六月十八日,定祭堂子、神位典礼;[92]七月十四日,定祭天祭太庙典礼[93],祭祀礼备。又五月十四日,定元旦、万寿节朝贺礼;[94]五月十六日,定亲王、郡王生辰及元旦叩贺礼;[95]七月册封国君福今、东大福晋、西大福晋、东侧福晋、西侧福晋典礼[96],朝会、庆典礼备。自此,各种仪仗、典礼、朝会、祭祀礼仪均以法定形式规范化,成为国家定制,其后遵行不违。该次建制采用了大量儒家传统典礼,它们大多是第一次出现在清人史料记载中,为满族国家首次采用,成为有清一代礼仪大典的形成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
    后金政权的第二代统治者——皇太极是一位善于审时度势、胸怀大志的满族统治者,对先进的汉族封建文化,采取了不同于努尔哈赤的积极态度。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率领诸贝勒大臣祭告天地,依照汉族王朝模式建号改制,国号大清,年号崇德,并正式采用“皇帝”称号,上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名号改易,它“标志满族国家制度和统治思想,从采纳蒙古文明到采纳汉文明的历史性的转折”。[97]这种统治倾向,在同时制定的诸种礼仪大典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此以建元仪式、祭孔大典以及筑坛祭天等为例,作一简析。
    天命、天聪、崇德三次建元礼仪,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政治倾向,我们以《满文老档》记载为例,分析如下。
    表4:《满文老档》天命、天聪、崇德三次建元仪式对比表
    

    天命建元
    

    天聪建元
    

    崇德建元
    

    天命第五册“天命元年至二年”
    P44 丙辰年,……巴克什额尔德尼立于汗左前方,宣书咏诵“天任抚育列国英明汗”。宣罢后诸贝勒、大臣起,继之,各处之人皆起。于是,汗离座出衙门,叩天三次。叩毕回位后,八旗诸贝勒、大臣依次庆贺元旦,各向汗行三叩首。
    

    天聪第一册“天聪元年正月至二月”
    P805 天聪元年,丁卯正月初一日。诸贝勒大臣及文武官员等,五更末集于大殿,各按旗序排列。黎明,天聪汗率众贝勒大臣,诣堂子拜天,即行三跪九叩头礼。还,汗陞殿落坐,众贝勒大臣及各旗依次三跪九叩头礼。行礼时,有二人侍立于汗左右,一人鸣赞“某贝勒某大臣率众行礼,庆贺元旦。”一官员赞叩拜,众遂拜之。昔满洲国礼,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三贝勒,以兄行敬,命坐于汗左右,无论何处,均亦命与汗列坐,不令下坐,除夕及元旦,备陈乐舞,设大宴。以太祖丧,是年除夕元旦,停止宴乐,汗仅受众人叩首礼。
    

    崇德第七册“崇德元年四月”
    P1425(崇德元年四月)自初九日始,汗与诸贝勒、大臣皆齋戒祭天。
    崇德第八册“崇德元年四月”
    P1427(崇德元年四月)十一日,汗率诸贝勒大臣祭上帝神位毕,汗即大位。是日,一等公扬古利率满、蒙、汉诸臣祭太祖庙,诵读祝文。
    P1427(崇德元年四月十一日)是日,圣汗率满、蒙、汉诸贝勒、大臣等拜天行礼。……
    P1427(崇德元年四月)十二日,宽温仁圣汗率诸大臣祭太祖、太后宗庙
    P1427(崇德元年四月)十三日,圣汗以即大位礼,即内外诸贝勒大臣于大正殿大宴庆贺,宣读诏书,教诲人民,颁赦诏,免犯认罪。
    

    天命建元,“汗离座出衙门,叩天三次”,这种仪式体现的是受蒙古族文化影响的满族天神崇拜,以敬天的形式来祈求上天的护佑。天聪建元,谒堂子,群臣赞拜,设大宴。堂子拜天在建元礼仪中居重要地位,这显然是满、蒙拜天文化的反映。但同时鸣赞的出现,除夕及元旦乐舞的备陈,以及因丧“撤悬”的规定,都体现了汉族礼仪的渗透。崇德建元,斋戒,即大位,祭太祖庙,拜天行礼,再祭太祖、太宗庙,大宴群臣,颁赦诏。这一系列礼仪形式,比前两次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仪式程序及仪式规模均前所未有。这样的礼乐制作很明显的体现出统治者对汉族统治模式的采用,正反映了以蒙古文明为主导的满族国家制度、统治思想,开始向汉文明倾斜。
    正如各种建元仪式一般,祭孔大典和筑坛祭天等典型的儒家典礼也是首次使用。崇德元年(1636年)三月初四日,皇太极定文馆三院之名,分任职掌。其中秘书院“职掌撰擬外国来往文书,掌录国中一应奏疏及辩冤词状、汗之敕谕、文武官员敕书,遣祭孔夫子庙,撰擬死人祭文”。[98]祭孔典礼作为纯儒家的祭奠大典,第一次出现在清人的官书记载中,并有专门机构管理,上升到法定形式,成为国家定制。崇德元年(1636年)八月初六日,祭孔子神位,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祭文曰:“崇德元年,岁次丙子,秋八月初六日丁丑,皇帝遣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致祭于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前曰。惟至圣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宁万世,仅备牺牲玉帛等致祭。更依旧制,复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99],祭孔大典自此成为清代皇家重要的礼仪大典。皇太极此时对儒家文化的吸收、认同及利用已可见一斑。
    汉化筑坛祭天仪式的设定,是崇德礼仪建制中一项相当重要的礼制,但却一直未被学者重视。对于入关前的祭祀礼仪,学者一般以讨论堂子祭天为主,而汉族儒家的祭天仪式,则被认为是入关后全面承袭明代礼乐制度的结果。其实不然,崇德建元之际,汉式祭天即已制定并开始使用。
    天聪八年(163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白旗备御刘学成奏请设立坛郊社,以敬事上帝后土。奏疏曰:“我国门外设立堂子,凡初一十五,汗驾亲去叩拜,岂不敬奉天地?这还是寻常的事,昧行天子的礼,还不为大敬。我汗既为天地宗子,须要象汉朝立天地坛,凡行兵出征,天年旱潦,汗当步行到坛祷祝,命道士设斋念经,每年冬至日郊天,用牛一只祭,夏至日社地,用猪羊祭,再把始祖神位入坛配享,道官唱礼,我汗当九升九奏,这便是天子敬天地的道理,朝廷当行的一宗要务。”[100]满人的习俗是家家都可祭祀堂子,不为统治者专属。因此,刘学成认为“这还是寻常的事,昧行天子的礼”,不应为国祀。其实,不为统治者专属并不是请求另行筑坛祭天的根本原因,当时统治阶层的统治思想、统治倾向的全面改变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刘学成对堂子祭天的审视角度,完全基于汉族的文化思想、统治观念,从汉族的评价体系来评判满族原生的祭祀习俗,认为满族的堂子祭祀并不是正宗的天子祭祀。正如奏疏所言:“我汗既为天地宗子,须要象汉朝立天地坛”。在这里所谓的天地宗子即为汉家天子,言下之意即是,如不仿效汉家设坛祭天地,继承汉家祭祀体系,后金的统治即非正统,也就失去政权传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奏折末尾,刘学成又书“望我皇上能行此两宗(笔者注:仿汉族设坛祭天及设通政司),得了天心民心,方成得治天下的大事”,不行汉家祭祀礼仪即不能得天心民心,不能治天下大统。此处所谓的“天心”、“民心”、“天下大统”的观念,完全属于汉族文化范畴,与努尔哈赤时期以蒙古族文化为根基的统治思想截然不同。可见,统治意识明显汉族倾斜化。这种倾斜不是一介臣子刘学成能提出的,它体现了皇太极时代整个统治方向的转变。稍后,皇太极对该奏折回批道:“建郊社立宗庙,未知天意何在,何敢遽行。果蒙天佑克成大业,彼时顺承天心,恭议大典,未晚也。”[101]虽然设坛祭祀未被批准,但字里行间中透出皇太极对传承汉家祭祀大典的肯定。筑坛祭天传承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祭祀形式,而实际上是以汉族方式对皇太极统治政权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承认。此时“天”的概念,已经由努尔哈赤时期刑白马乌牛的纯满族信仰下的“天神”,转化到了汉文化涵义内的政权统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