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舞台上的各种冠帽,也能体现出剧中人物等级的明显不同。冠帽翅子的样式,基本有三类,即向上、平直、向下。这是区别剧中人身份的明显标志之一。向上的叫朝天翅,有这种翅子的冠帽如皇帽、皇巾、九龙冠、扎镫、相巾等,都是皇帝和高级文武臣僚戴的。一般中下级文官戴的帽子,如方翅纱帽、尖翅纱帽、圆翅纱帽、桃叶翅纱帽,都是用的比较平直的翅子。宰相戴的相貂也用了平直的翅子,但其翅子很长,尾端略为上翘,就同一般官员的帽子区别了开来。 (三)悠久历史的符号 回顾服饰历史,从19世纪末,强调曲线的紧身曳地长裙,20世纪70年代充满青春活力的“A字裙”,活泼性感的“迷你裙”,80年代,科技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体现女性的自然曲线美。反观上述文字,笔者认为可以看到不同服饰作为不同时代的符号性意义。 中国戏曲服装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传承、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心理素质及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笔者在此以蟒服为例,它作为京剧服饰中体现统治阶级地位的代表, 其在造型布局与色彩、图形装饰的运用等方面, 无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体现着人物性格特征和道德上的审视。蟒服中的纹样更是涉及中国哲学思想的内容, 包括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民俗习惯等等, 还集中反映象征父权、象征天人合一的皇权、象征宗教观念的物态和图形。这种装饰生活、概括生活、突出生活之美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而浓郁的传统文化。 (四)艺术美感的流露 京剧服饰不受时代、地区、季节的限制,以有限的服饰演绎无数的人物,并不使观众感觉雷同。人的服饰是形式美的一种体现①,而它不仅是形式美,也从一定意义上彰显着内在,正所谓形式即内容。京剧中水袖的运用,是美感的一大体现。京剧的服装除紧袖之外,大多缀有一段长方形的白色纺绸,甩动时形似水波,故名水袖。水袖来源于明代服装衬袍出袖的形式,并取“长袖善舞”之意,夸张美化之后,脱离生活原形而成为一种艺术手法。男用是水袖一般长一尺有余,女用水袖长两至三尺②,其作用为表演时延长和放大人物的肢体展现力,体现思想情绪、感情,同时创造出许多优美的舞姿,增加舞台效果。毋庸置疑,水袖舞动如波,轻盈飘逸。作为国粹的京剧也好,其他舞台表现形式也好,重在一种艺术美感的传达,它有别于文学,它仅借助于文字,而前者还有其他作为辅助性的传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辅助性表达甚至会以其极强的表现力而成为展现美感的主力。美是一种主体感受,在这一点上,京剧中的服饰所起到的作用是更为直观的,显而易见的。 三、总结 单就服饰而言,当无法直接观察生活理念时,可以通过特定文化时期的典型穿着和时装来观察,对选择的服饰可以显露出许多十分重要的观念,京剧服饰亦然。实用、美观、奢侈、传统、成熟、个性、内涵等。这些观念属于文化价值和信念,是服饰行为的动力。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向大众展示了国粹的内核与外延。(作者:赵振凤) 参考文献: [1]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晓红.传统京剧服饰的程式化装扮[J].戏剧文学,2003(6):26 [3]王晓红.传统京剧服饰的美学特色及民俗价值[J].戏剧文学,2003(6):16 注释: ①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8. ②王晓红.传统京剧服饰的美学特色及民俗价值[J].戏剧文学,2003(6):1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