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彝族服饰中的宗教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民俗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的苏尼(右)。 本报记者 米根孝摄
    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彝族,长期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在长达千年、封闭而传统的社会中,彝族形成了古朴而独特的服饰,他们的服饰,在宗教文化中也颇具特色。
    在彝族服饰中,毕摩服饰和苏尼服饰是彝族原始宗教文化中最直观而重要的,毕摩和苏尼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其服饰标记和样式的特殊性
    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特。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并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彝族人民在其文化发展中保留着许多彝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情景,显示出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美学、宗教、哲学及习俗等方面所形成的传统。
    彝族宗教至今仍基本上处于传统信仰阶段,其内容是多元化的,作为彝族文化体系中的彝族服饰,毫无例外地积淀了彝族原始宗教的内容。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彝族民间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为一体的原始宗教信仰。重要的仪式活动一般由毕摩和苏尼来主持。在彝族的信仰中,毕摩和苏尼是人与鬼神之间的媒介,他们通过经文、仪式或生活中的各种象征形式,为人们提供宗教服务。在以万物有灵为基本认识观、祖先崇拜为主体信仰的彝族社会体系中,毕摩曾是最早的政教合一的统治者,随着历史的变迁,毕摩逐渐退出统治舞台,在民间成为祭司。苏尼则成为彝族原始宗教文化的代表。
    毕摩服饰作为宗教信仰的物化标志,能集中、综合地体现彝族的原始信仰和民族文化,并折射出彝族的审美意识 
    以毕摩文化为代表的彝族文化,是一种独具异彩的古老的民族文化。毕摩作为毕摩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不仅掌握文化知识,同时具有主持宗教礼仪活动的权力,是人与神的媒介。毕摩服饰作为宗教信仰的物化标志,能集中、综合地体现出彝族的原始信仰。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是念经诵咒的意思,“摩”是对有知识的长老的尊称。毕摩是古代彝族社会中的一种职业,一般都是由男性世袭继承,个别也有拜师受业的。毕摩不仅是彝族专门掌管文书、主持宗教仪式者,还身兼数职,如教师、军师、医师和法官。同时,他们还是创造文字,撰写、收藏彝文经典,通晓彝族历史、天文、地理的知识分子,是彝族宗教信仰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种宗教仪式的主持者和组织者。毕摩的主要职责和活动是应请为人招魂、安灵、送灵、祛灾、占卜、择吉日、合婚以及对族人因财产、盗窃、口角而发生的纠纷进行神明裁决等。
    毕摩的头饰别具一格,称为毕髻,用布帕缠绕出柱状,雄踞于额顶,向上突出显示其特殊的身份。有正式资格的毕摩一般都有几顶法帽。毕摩作法时戴的法帽,彝语称之为“毕罗波”或“呗嘎兰”,是毕摩权力的象征。毕摩的法帽有几种,一种是用竹、藤、篾混编而成的斗笠,为双层,顶高20厘米,上敷一层黑色的薄毡。用薄木板做7至9个小鸟状物,分布于其间;下层织成无数六角形花眼,或织成7至9个螃蟹状。两侧分别悬挂着一对鹰爪饰带,长约45厘米。饰带分两部分,上部为黑布制成,绣有彝族传统的花纹,深沉古朴,并缝缀有玉石、银、滑石等制成的饰物;下部为黑丝带。另一种法帽是毕摩在祭祖时戴的黑毡笠,毡笠上布满用银片制成的日、月、鸟、蜘蛛等图案。还有一种毕摩的法帽称为“虎眼神笠”,彝语称“毕尔拉略”。这种神笠一般也用竹篾编制而成,只是在笠尖上套着以黑色毡片或纯白羊毛制成的圆形小帽,每做一次送灵仪式,便加一层毡子,其层数越多,表示毕摩的法术越高超,所以彝语谓之“神笠毕晃晃”。
    编制毕摩的法帽要选择吉日,而在一个月中,只有一天吉日,吉日一过,就得等下一个吉日才能继续编制,所以,一顶法帽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编制而成。
    法帽下面的鹰爪也不是随便用的,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和经过一定的宗教仪式。鹰的种类很多,但只能用岩鹰的角爪。捕回凶猛的岩鹰,带回去为它作清洁法事,再祭祖灵后,方可制成法器。在大型咒仪上,毕摩还要在脖子上戴一个专用的“护咒项圈”——用一对野猪牙联结制成的护身神物,取其凶猛无敌之势,来帮助毕摩驱邪镇鬼。
    毕摩的服饰多以青黑色为主,一般素雅无纹饰,显得庄重大方。毕摩法衣为一种特制的斗篷,与帽饰等物相配套,分羊毛斗篷、丝绸斗篷和棉麻斗篷几种,有黄、红两种颜色。丧事祭祀时穿黄色,婚嫁喜事时穿红色。在祭祖时通常要穿马尾毛披风。马尾毛披风是用40匹好马的马尾编织而成的,乌黑发亮,为彝族服饰中的精品。
    在一些重大的仪式上,有钱的毕摩还要披银蓑衣,据说具有护佑主人之神力。它由数百片银片穿缀而成。当代的毕摩(祭司),在任何场合下作法事,都改穿黑色的棉麻长衫和披上披毡,挎网状经书袋。这种经书袋,彝语称“海可”,轮廓像毕摩经书中所画的龙,尾部似蛇尾。用两根绳子交错编成,一般由毕摩自己编织。
    苏尼的服饰比较简单,他们的地位低于毕摩,主要承担禳灾驱鬼的任务,以巫术为主,与“鬼神”打交道
    比起毕摩来,苏尼的服饰相对简单得多,材质一般以麻布和棉布为主,款式一般与所在地区彝族的常装相同。
    苏尼产生于较近的年代。苏尼有男性和女性之分。男性苏尼彝语称“巴尼”,女性苏尼彝语则称“莫尼”。在现代生活中,男性苏尼多于女性苏尼,它是彝族一个相当庞大的宗教神职人员队伍。
    苏尼与毕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毕摩懂彝文,诵经书,有较丰富的知识和学问,所执祭的仪式一般是关系家族、家庭、个人的重大事件,地位较高。苏尼则不懂经文,只承担禳灾驱鬼的任务,地位和受尊敬的程度远远逊于毕摩。但在一些具体的仪式和活动中,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苏尼作法有时需要毕摩协助才能完成,毕摩作法有时也需要苏尼辅助。更有一些仪式,既可由苏尼主持,也可由毕摩来完成。还有个别人,既是苏尼,又是毕摩,两者兼而任之,彝语称做“尼毕其”。 
    苏尼的法具是一面带柄的双面山羊皮鼓,彝语叫“格则”,形状为圆形,直径30厘米至40厘米,厚约15厘米至20厘米,内装铁砂,柄上雕有“龙嘴”,附上各色布条和3个小铜铃,配有一根弯形鼓槌。
    苏尼在作法事时,左手持鼓,右手握鼓槌,先盘腿坐于火塘旁,借“阿萨”(鬼魂)附体,以“阿萨”附体的身份击鼓、诵词,双目微闭,抖动全身。其后从地上起身至堂屋中央狂呼乱跳、转圈。有的在转圈时,还要点燃火把顶于头上,还有的赤脚踩在烧红的铁具上或燃烧后的木柴上等等,颇具神秘色彩。苏尼作法一般都将其头发梳成许多小绺,以便在作法时能随身体的舞动而飞舞,以增加通神的本领和神秘感。野猪牙也是苏尼在作法事时最喜欢佩戴的灵物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