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时期初建起了侍卫制度,而随着清王朝皇权的不断集中、巩固和发展,作为帝王近臣的侍卫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越来越详尽的侍卫制度建立起来,侍卫也被细致划分等级、规定名额。皇帝侍卫的待遇很高,地位也非常尊贵。 那么,清朝侍卫群体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有着怎样尊贵的身份和权力?他们在国家机器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皇太极的仪仗队 皇太极统治时期,进一步加强了皇宫的警卫,而随侍皇帝的仪仗“大驾卤簿”,亦由宫中侍卫执掌。 在皇太极获元代传国玉玺,改元崇德,建立大清国,并尊为“宽温仁圣皇帝”的庆典中,连续三日,皇太极在侍卫及众贝勒大臣、满蒙汉文武官员簇拥下,先后在盛京城附近的天坛、太庙和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的崇政殿举行了规模浩大的典礼活动。当时随侍御驾的“大驾卤簿”已有相当规模。虽然与清入关后的仪仗形式相差甚远,但在其时战争环境和国家建立初期已属不易。 举足轻重的内大臣 努尔哈赤开国时期,宫中未设专门机构来统辖众侍卫。他们奉调入宫当差,随侍汗王,由一位大臣统领。遇随军出征或升任外调,则仍要归属原隶旗籍、牛录之下。皇太极继位之后,宫中侍卫制有了发展,逐渐形成一支稳定独立的侍卫队伍。至天聪、崇德年间,宫中出现了专门统领和管理侍卫的官员,这就是太宗时期出现的“内大臣”。 改元崇德后,随着朝廷官制逐步建立,内大臣一职已基本确立,并多半来自于满蒙王公勋臣和宗室贵戚子弟。内大臣的主要职责是统领宫中侍卫,随时应差御前。在崇德五年四月,皇太极遵满洲旧制树索罗杆(神杆)祭祀。为此,他“命内大臣往召董鄂固伦公主、占河和硕公主、额尔克戴青母和硕公主、额驸古尔布什所尚和硕公主等”,入宫后,为她们设宴。 崇德六年十月,皇太极心爱的宸妃病逝后,皇太极悲痛不已,特追封她为敏惠恭和元妃。二十七日,宸妃之母科尔沁和硕贤妃赶来吊丧,皇太极乃“命内大臣、侍卫等,扶掖肩舆,至殡所”。然后,他又率内大臣及内外诸王贝勒等举行隆重的追谥封号及祭奠仪式。 由于当时正处于明清双方激烈交战时期,内大臣除近御皇帝之外,遇有重要战事也往往由内大臣统兵出征。崇德五年夏,皇太极率侍卫亲兵等驰往明清争夺的锦州地区视察战情。他率军攻克城外9处台堡后,“复合内大臣、侍卫等,诱锦州敌兵,击斩之”。 宫中侍卫的“高贵血统” 在清皇太极执政时期,宫中侍卫来源基本因袭太祖朝所定。皇太极自己曾说过:“朕侍卫四十员,乃太祖在时免役者。或叔伯兄弟之子,或蒙古贝子之子,或官员之子,或朕包衣之子,皆非应役之人”。强调“非应役之人”是因为侍卫有免差徭特权,如以应役之人充任,则增免役人数。在当时国家兵源紧张的情况下,以免役者充任侍卫,可减免役人数,也可起到表率作用,减轻国家负担。 在皇太极的侍卫中,相当多的是功臣勋旧子弟,也有一定数量的蒙古王公中子弟,皇太极继位后,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更加重视联盟各部蒙古势力。为增加对蒙古上层势力的控制,封授了部分蒙古王公贵族子弟入宫为侍卫或内大臣。对于这些人,皇太极厚加恩宠,偶有失误者常常不究其过错。如科尔沁蒙古明安贝勒之子、额驸多尔泽,天聪年间因酒醉,犯有“御前露刃者二次”等罪状,皇太极并未深究,均予宽免,后仍授其内大臣之职。 对于人品出众、武艺超群的蒙古勇士,皇太极也往往予以重用,授予侍卫之职。天聪六年正月,皇太极与蒙古王公在三洼会盟时,三位蒙古力士——门都、特木德赫、杜尔麻表现出色,皇太极甚为高兴,亲自赏赐他们三位,予以封号和实物,并授其中最勇者门都为近御侍卫。天聪八年正月,皇太极召满洲、蒙古诸贝勒入宫看戏、筵宴。宴毕,以科尔沁部土谢图济农属人巴珠泰“在汗与贝勒前巧于嬉戏,言谈得体”,命赏缎布等物,赐“都喇儿达尔汉侍卫名号”,并令巴珠泰可随意往来国中众贝勒家中。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提高自己地位,将自己掌握的两白旗改为两黄旗,分别为左、右翼之首,也成为后来形成上三旗的渊源。除了宗室,勋旧、蒙古王公的子弟任侍卫外,其余侍卫来自皇太极亲自掌握的两黄旗。例如:开国著名将领希尔根侍卫,即来自满洲正黄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