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经 远、来 远级军舰详细资料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北洋文库 佚名 参加讨论

    装甲巡洋舰(steel armoured cruisers) 1885年9月18日由驻德公使许景澄与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签订合同定造,造价共计1739761两银。二舰为同级姊妹舰, 原本将是“济远”级军舰的后续舰,后经许景澄力争,始改为订造装甲巡洋舰。2舰由伏尔铿公司总工程师鲁道夫·哈克(Rudolph Haack)设计,其中“经远”于1887年1月3日下水,“来远”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同年9月12日2舰 到达英国与“致远”、“靖远”、“左一”等回合后一起回国,12月10日到达厦门加入北洋水师。该型舰是德国造舰史上设计制造装甲巡洋舰的开始。
    
    1887年尚未回国的“来远”舰,从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桅杆附近舷侧的舰名。(照片收藏于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编号Q41321)
    
    “经远”舰(照片收藏于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编号Q22237)
    舰船资料:“经远”、“来远”属同级舰,长82.4米、宽11.99米、吃水5.11米、排水量2900吨、动力采用2座 卧式3胀往复式蒸气机、4座圆式燃煤锅炉(每座重38吨),双轴推进,功率4400马力、航速16节(另有5000马力、航速15节的记载。“来远”为15.3/4节)、载煤量320-350吨,水线带装甲厚9.5-5.1寸,装甲甲板厚3寸(倾斜处)/1.5寸(平坦处),炮座装甲厚8寸,炮盾厚1.5寸,司令塔装甲厚6寸,全舰编制202-270人, 按《北洋海军章程》规定,该级舰管带为副将衔。
    
    “经远”舰线图,点击可看大图 陈悦考证 刘煊赫制图
    主要武器:双联克虏伯210mm前主炮1座(35倍口径)、1880年式克虏伯150mm炮2门(35倍口径)、75mm克虏伯舢板炮2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40mm哈乞开斯炮1门、37mm5管哈乞开斯炮5门、14吋鱼雷发射管4具(3具可转动,另外1具为固定式水下鱼雷发射管,位于舰艏撞角下方)。 (武备为甲午黄海大东沟海战时的情况)
    
    “经远”舰
    
    “来远”舰
    舰史:《铁血骁骑——“经远”级装甲巡洋舰》
    军官:    
    “经远”管带林永升北洋海军左翼右营副将(以花翎补用游击升署),马尾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并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黄海海战中阵亡。
    “经远”帮带大副陈荣,广东番禺人,马尾船政学堂毕业。
    “经远”帮带大副陈策,船生出身。
    “经远”驾驶二副陈京莹,福建闽县人,天津水师学堂毕业 ,黄海海战中阵亡。
    “经远”鱼雷大副李联芬。
    “经远”枪炮二副韩锦,天津水师学堂毕业。
    “经远”枪炮三副张步瀛。
    “经远”枪炮三副李在汉。
    “经远”总管轮孙姜。
    “经远”大管轮卢文金。
    “经远”二管轮陈应虞,机匠出身。
    “经远”二管轮刘昭亮,马尾船政学堂毕业。
    “经远”三管轮高来,机匠出身。
    “经远”三管轮王举贤,天津水师学堂毕业。
    “经远”枪炮教习陈恩照。
    “经远”枪炮教习江友仁。
    “来远”管带邱宝仁北洋海军右翼左营副将(以花翎补用游击升署),马尾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
    “来远”帮带大副林文彬,福建闽侯人,马尾船政学堂毕业。
    “来远”驾驶二副谢葆璋,福建闽侯人,马尾船政学堂毕业。
    “来远”鱼雷大副张哲荣,马尾船政学堂毕业。
    “来远”鱼雷大副徐希颜,江苏吴县人,天津水师学堂毕业。
    “来远”枪炮二副唐春桂。
    “来远”船械三副蔡灏元,天津水师学堂毕业,甲午战前调任“广丙”驾驶二副。
    “来远”船械三副邱文勋。
    “来远”舢板三副戴锡侯。
    “来远”总管轮任廷山,机匠出身。
    “来远”大管轮许德和,机匠出身。
    “来远”大管轮陈景祺,福建长乐人,学徒出身。
    “来远”大管轮梅萼,机匠出身。
    “来远”二管轮陈国珍,机匠出身。
    “来远”二管轮詹成泰,甲午战前调任“广丙”大管轮。
    “来远”二管轮陈天福,机匠出身。
    “来远”三管轮杨春燕,机匠出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