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明朝 >

护卫明朝中央的禁军:明太祖朱元璋创建禁卫军(1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历史帝国 佚名 参加讨论
密谋已定,曹钦大摆宴席,当夜盛情宴请众降将、降丁,并一一厚赏,准备三更以后开始行动。孙镗在出征前要陛辞皇帝,便提前宿在朝房,朝房是大臣办公、值夜和等待上朝的地方,位置在承天门外,今天安门广场正中一线。当夜在朝房值宿的还有大臣吴瑾等人。曹钦的宴席进行到一半,深夜二更时分,蒙古降将都指挥完者秃亮悄悄离席,迅速赶到朝房密告吴瑾。吴瑾立即报告孙镗。两个急赴承天门西侧的长安右门,但无法入内,两人便在纸上急书,由于都是武臣,拙于文字,只连写:“曹钦反、曹钦反。”将这一紧急奏章从长安右门的缝隙投进去,招呼守门卫士迅速转送宫中。
    英宗深夜闻变,命人紧急逮捕曹吉祥,命令皇城诸门和京城九门的卫士,紧闭各门,不许开启。内廷卫士当即锁捕了曹吉祥。此时正准备起事的曹钦对这些变故一无所知,与其弟曹铉、曹钅睿、曹铎及番将伯颜也先率领精锐卫士来到东长安门,只见这一平日天亮时开启的皇城门户紧紧闭锁。
    曹钦吓出一身冷汗,感到密谋事泄,转身驰往他一直痛恨的锦衣卫统帅逯杲的私宅。逯杲正要出门奏报皇上。曹钦迎面撞见,当即将逯杲杀死,并碎其尸首。曹钦接着领兵驰入西朝房,与曹铎一道追索痛恨的都御史寇深,入内挥刀削下了寇深肩膀,一刀再将寇深一剖两半。
    长安街上全副武装的甲卒奔行驰骋,入朝大臣先以为是征西禁卫军,一听说是叛兵造反,众人一哄而散,慌忙奔逃。大学士李贤正在东朝房等待上朝,户外喊杀声汹汹。李贤惊慌出房,被几位一拥而上的甲士围住,一人要切李贤肩臂,一人要割其耳朵,一人从后背用刀顶住。曹钦提着逯杲的人头驰奔过来喝住众卫士,下马拉着李贤的手说:“今天是逯杲激起的兵变,实在万不得已,请立即为我草一道疏章进呈皇帝!”接着,又捉来尚书王翱。李贤被迫从王翱尚书处拿来纸墨,草拟疏章,同王翱一起投入长安左门门缝。
    长安门依旧紧闭。曹钦率领亡命之徒攻打长安左门和右门,又纵火。守卫长安门的禁卫军亲军卫士拆掉御河的岸砖垒实长安门,以抵御叛军。叛军往来呼叫于门外,以助声势。曹钦骑在马上,几番往返,想杀了李贤,最后还是放弃而离去,领兵去追索兵部尚书马昂。这时,天已亮了。
    孙镗派两个儿子亟召准备西征的京师团营禁卫军。但是孙镗考虑到在太平年月安逸惯了的京兵,听说谋反未必敢于出来杀敌,况且没有皇帝的诏书,兵士可以拒绝出营。于是,孙镗想了一计,他让儿子在兵营外大喊,说刑部关押的囚犯越狱,捉获者得厚赏。果然召集了两千征西将士,衣甲齐备,全副武装。孙镗骑在马上对将士们说:“没看到长安门的大火吗?是曹钦领兵谋反!但他的人马少,活捉或击杀他的赏以重金!”将士被孙镗的无畏气概所激励,大声应命。工部尚书赵荣也披甲跃马奔驰在市中,大声喊道:“愿意杀贼的,跟着我!”立即有数百人相随。
    曹钦没能攻开长安左门,转而又去攻打皇城东门东安门。他们又动用火攻法,点燃了东安门。东安门内原来就堆放着树枝,也被延烧,火势熊熊,但是叛军仍然无法闯进皇城。这时天已快亮了。孙镗统领京营禁卫军追杀过来,叛军抵挡不住,溃散了一部分。曹钦仍顽固反抗。曹统领手下人马接战。孙镗指挥禁卫军发动猛攻,叛军溃败。到中午时,曹被杀,曹钦中箭负伤,策马奔逃。吴瑾带领五六名卫士也参与平叛,在路上遭遇曹钦人马。曹钦虽是处于末途,但困兽犹斗,吴瑾等人寡不敌众,全部被杀。
    一身是伤的曹钦带着残兵返回其驻地东大市街,与前来追剿的禁卫军抗拒。曹铉率领一百余名骑兵往来驰奔,与禁卫军作最后的较量,一次次击溃禁卫军的进攻。双方战至夕阳西下。
    孙镗在后督战,将溃退的甲士镇压,命神射手放箭,他自己亲发神臂弓远远地射杀曹铉将士。禁卫军再次发动攻击,追杀曹铉。孙镗的儿子孙辄在激战中砍中曹钦肩膀,孙辄却被曹钦卫士杀死。曹钦感到大势已去,立即统率兵马试图从朝阳门逃走,没有成功;奔走安定门、东直门、齐化门(今建国门),诸门被禁卫军紧闭。大雨倾盆,曹钦乘夜窜归。孙镗统禁卫军追杀;兵部尚书马昂、会昌侯孙继宗分别统领禁卫军增援,鏖战杀敌,喊声震天。禁卫军士卒们呼喊着杀向曹钦宅第,团团包围。曹氏府第被禁卫军攻开,军士大声叫嚷着蜂拥而入,见人就杀。最后曹钦投井自尽,曹铎死在禁卫军刀下,家中大小全被杀光。
    皇帝临御午门,宣布太监曹吉祥谋反,命禁卫军将曹吉祥关入都察院狱中详审,第二天将他弃市问斩。其党羽和家族成员也都被杀,或被流放岭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