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资本主义列强频繁发动的侵华战争(5)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奇虎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法国久蓄并吞越南以入中国西南边疆,进而伸张势力于中国腹地的侵略野心。同治初期,法国占领了越南南部诸省,之后探明越南北圻的红河可通航至云南境内,便加紧向北部推进,以实现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扩张。同治末年以后,法军侵入到红河三角洲一带。但由于刘永福所率广西天地会起义军旧部与越南军民并肩抵抗,侵略者屡受挫折,难于进展。光绪九年,越南王室内讧,法军于是乘机攻其首都,胁迫越南统治者投降。通过逼签条约,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随即把矛头指向中国,要挟清政府撤退在越军队及刘永福所部黑旗军,开放云南边界。至此,中法间的直接冲突已经无法避免。 
    当越南北部危急时,越南政府曾多次向清廷求助。中国面临着法国入侵的现实威胁,同越南又是友好邻邦,有着长期形成的密切藩属关系,论情论势,都不容中国坐视旁观。这样,清政府派出了部分军队,进驻于越南北圻,并嘉奖原为政府敌人的刘永福,赏以官衔。但实际上清政府并没有真正抗法的勇气,无论派兵前还是出兵后,一直未断谋求妥协,致使临敌军将全无斗志。光绪九年十一月 (1883年12月),法军发起进攻,除刘永福的黑旗军以抗战无援致败,驻越清军大都不战而逃。短短二三个月的时间,侵略者就已逼近中国疆界。 
    前方清军的溃败,激起朝野上下的强烈不满。慈禧太后归罪于奕,撤换了以他为首的所有军机大臣。随后,将朝堂上不谙军旅、却向喜言战的张佩纶等所谓清流派人物派赴海防前线。慈禧的举措并非意在抗法,前者出于政争的需要,后者则为减少求和的阻力。所以,人事变动后的清政府照旧妥协,于光绪十年四月(1884年5月)由李鸿章作代表,订立《中法简明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统治,中国退兵。 
    条约达成,清政府以为从此事了。但仅过月余,法军即攻击驻在北越谅山,因未得命令而一时没有撤离的清军,再度挑起战争。这一次,战争扩展到了中国本土。清政府起初仍无战意,直到这年七月(1884年8月),泊于马尾港的福建水师遭法舰偷袭而全军覆没,才被迫对法宣战。法国舰队进犯台湾、定海受挫,退据澎湖。在越南北部,战事分东西两路进行。开始,东路清军节节败退,至次年二月(1885年3月),老将冯子才任各军统帅,自镇南关奋力反攻,一举收复谅山等地。西路黑旗军也大败法军于临洮,夺回十数州县。法军全线崩溃,震动之大,致令法国内阁倒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