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天培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著名爱国将领。他操练水师,巩固海防,积极支持和参与林则徐领导的广州禁烟运动。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时,他坚守虎门,率部进行了坚决抵抗,最后壮烈牺牲。 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1781年出生于江苏山阳(今淮安)一个行伍家庭里。自小习兵练武,驾船航海,身体强健。1803年,关天培考取武痒生,拔部外委,升千总。以后又历任扬州营守备、两江督标右营守备、苏松镇标左营游击、川沙营参将等职。1826年,关天培督运漕米船,自吴淞运往天津,一路上镇定自如,排除惊风骇浪,终于顺利完成任务。道光帝认为他督运漕米稳妥迅速而降谕加恩交部从优议叙。1827年,特旨补授苏松镇总兵。1833年,又署江南提督,并多次进京被召见,在朝廷官员中颇有誉辞。 1834年,由于两艘英国舰船闯入广东省内河,炮击虎门炮台,并停泊于黄埔河面。道光帝闻报大惊,将广东水师提督李增阶撤职查办,特授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命其不必来京请训,直接驰赴新任。关天培奉命不敢怠慢,于这年12月初抵达广州。 关天培下车伊始,就亲往海洋内河各口岸,考察炮台,布置防务。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他明确认识到:虎门是通往广州的必经之地,东为沙角,西为大角,由此亦可通向外洋,是第一重门户;进口不远,有横档山屹立中央,将海道一分为二,其左一条以南岸山为岸,系船只出入之道,是第二重门户;由此再进口数里,为大虎山炮台,其西为狮子洋,是第三重门户。关天培指出,沙角、大角两处炮台宜改为了望探信之台;南山炮台前空地上应再设炮台,名为威远;再于横档山背面山麓及对岸芦湾山脚各建炮台一座,名为永安、巩固;虎门炮台则增加大炮40门,分派各台应用。还应当在南山与横档之间,设置木排铁链,以阻止前来侵犯之敌船。 同时,关天培也没有放松对水师的严格训练。他看到水师士兵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疏于水战,素质低下,深为忧虑。于是,关天培不辞劳苦,亲驻虎门督练操习。并分派所部将领,于每年夏历二月未和八月初率兵赴各炮台练习炮准。还将虎门要塞的详图、战阵图以及有关广东海防的资料汇集成册,编为《筹海初集》4卷,体现了他关心时事,抵御侵略的海防思想。 林则徐奉旨到广州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关天培全力支持。凡防范鸦片船水上走私事件,关无不积极参与,对保证虎门销烟取得成功,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久,他又与林则徐计议,在南山新增靖远炮台,设置大炮60门,再次加强虎门第二道门户的防御。 正当他加紧布防之时,英国侵略者伺机挑起衅端。1839年9月4日,英舰9艘驶抵九龙,与广东水师发生冲突,被关天培指挥水师击退。11月,英舰又发动突然袭击,向广东水师首先开炮,关天培亲自督战,冒死屹立桅杆前指挥,使敌舰又狼狈窜逃。此后,英舰又发动了数次进攻,都被关天培率军击败,由此他得到了道光帝的嘉奖。 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侵略军按照预定作战计划,沿海北上,道光帝盲目虚骄,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应英军要求把林则徐撤职查办,将琦善以钦差大臣的名义派往广州取而代之。琦善到广州后,一反前任林则徐所为,不仅不作战备,还撤散了已招募成军的数千壮丁水勇。1841年1月7日,英军攻占了大角、沙角炮台,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洞开,要塞失去屏障,形势变得危急起来。 关天培深知虎门的战略地位,一面亲自坐阵指挥,一面火速派人请求琦善增兵救援。琦善早已被敌人的炮火吓破了胆,没有完全满足关天培的请求,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2月26日,英军10只兵船,3只武装轮船,向虎门大举进攻。关天培面对强敌,毫无惧色,指挥士兵开炮还击,给英军以重大杀伤。这时,他身边只剩下200名士兵,寡不敌众。关天培亲自点燃大炮,轰向敌人,自己身中数炮,受伤严重,士兵将他背在肩上,要撤出炮台,关坚不同意,仍大呼杀敌。忽然,一发炮弹飞来,击中其胸部,关天培壮烈殉国。 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清军高级将领,他面对危险,置生死于度外,在孤立无援之时,他“乃决为死计,驻炮台督战,创痕遍体,血漂衣襟”(《鸦片战争》第6册)。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受到后世人们的敬仰。清廷谥号“忠节”,并决定在他殉国之处建立专祠,以慰忠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