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晚清顶住意大利威胁 慈禧放话“一把黄土也不给”(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青年参考 佚名 参加讨论

    晚清中国也曾顶住强国武力威胁 慈禧放硬话:一把黄土也不给意大利
    本报特约主笔 孙力舟
    1919年6月28日,中国在巴黎和会的代表顾维钧等人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拒绝把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转交日本。在很多人的印象中,90年前的这个事件是积贫积弱的中国在外交中第一次对列强"说不",其实,晚清政府也曾有两次顶住列强武力威胁,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例子。
    1.沙俄侵占新疆伊犁及周边地区
    沙俄是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1864年,沙俄利用太平天国战争和英法联军侵华,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割让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44万平方公里,但仍欲壑难填,继续向东扩张。
    伊犁是清政府在新疆统治的中心。1864年后,中国新疆局势混乱,出现多个割据政权,中亚古国浩罕汗国的军官阿古柏在英国的支持下趁机入侵新疆,占领南疆大部和北疆一部分(南北疆以天山为界)。1871年,沙俄以"代收代守"的名义,侵占了伊犁所在的伊犁平原和伊犁河上游谷地等广大地区。1872年,清政府派出的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荣全与沙俄代表博戈斯拉夫斯基谈判收回伊犁,但俄方极为蛮横,不仅拒绝交还,还趁机提出领土和经济侵略要求。此时,从负责交涉的荣全,到主管清政府外交事务的奕和同治皇帝,都认识到必须以武力为后盾才能收复伊犁。
    从1876年到1878年初,清军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援下,粉碎了阿古柏建立的侵略政权,收复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各地,为收复伊犁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条件。
    2.左宗棠:割地犹如投犬以骨
    但沙俄仍然对交还伊犁采取拖延态度,清政府派出曾任直隶总督的崇厚为出使沙俄头等钦差全权大臣。崇厚从海路到达沙俄京城圣彼得堡。沙俄在谈判中提出新的领土要求,崇厚将其报告总理衙门。负责外交事务的恭亲王奕表示"此必不可许之事。"但是,崇厚竟然无视总理衙门的明确指示,擅自接受沙俄要求,签订割地丧权的《交收伊犁条约》(又称《里瓦几亚条约》或《崇厚条约》)。
    除李鸿章外,各地军政大员纷纷反对签约,负责督办军务的左宗棠指出,割地犹如"投犬以骨,骨尽而噬不止",只能刺激沙俄的侵略野心。朝廷应该"明谕边臣,整备以待","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将外交斗争和军事斗争相结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