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清军鸦片战争失败并非武器差 制度、战术酿苦果(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湖南在线-文萃 佚名 参加讨论
刺刀改变战术 
    清军火枪火炮跟英国相差不多,弓箭还要厉害一些,怎么输得那么惨呢?
    首先说说英军装备的一样不太起眼的武器——刺刀。滑膛枪是一种射程近、射速低的武器,战斗中,白刃战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在刺刀发明前,滑膛枪兵必须有长矛兵保护。刺刀发明后,一个使用装有枪刺的滑膛枪的士兵,就是一个长矛兵,使用冷兵器的士兵不再是必需,导致战法和战术的进步。 
    英军作战时,一般排成两列横队,队列中的士兵,不能做单兵机动,站立装弹,立姿或跪姿齐射。横队周围有由散兵组成强有力的屏障,与敌保持接触,骚扰、杀伤敌军,并分散敌方火力,使己方队列不致过分暴露在敌人火力下。清军作战也须排成队列,又由队列组成各种不同阵式。列阵时,通常是重火器在前,其次轻火器,再次冷兵器。临敌时,在远距离上,以火炮轰击,稍近,开放抬枪;再近,则以鸟枪击打。三击不中,继之以冷兵器肉搏拼杀。结果,清军打仗恨不得排出十几列队伍。这种阵型,作战效能很低。由于清军只有半数多一点的士兵装备火器,英军全部装备火器,且枪支装有枪刺,当清军与同样数量的英军对阵时,实际是先用大约一半的火器兵,对抗全部英军,再用大约另一半冷兵器兵,对抗全部英军。 
    为了协调冷兵器和火器部队的步调,清军整个阵列只能以缓慢的速度移动,战术机动性相当差,很难运动到能最大限度发挥火力的有利位置。灵活的英军队形,往往能够成功地通过迂回等机动动作,对清军最薄弱处实施攻击。
    清军兵力分散
    当时,清军的总兵力大约在八十万人左右包括八旗、绿营兵,在鸦片战争中,先后投入战争的大约有十万人左右。英军最初派出大约海陆军七千多人,最高增至2万人。从数字上看,清军占绝对优势,在具体的战役中,这种兵力上的优势未能显现。
    为了防御英军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从盛京到广东的七个省,几十个海口都得设防,分到每个重镇,驻守的部队就在4000人至1万人。如此分兵,在每处都难以集合优势兵力,中英间的多次战役,清军投入的部队往往与英军相当,甚至处于劣势。 
    清朝的失败,首先是制度上的失败,然后是战术上的失败。
    (据《中华传奇》2008年第9期 刘润堂/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