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次中日战争的重要性 日本的大陆政策虽定於明治时,但日本向亚洲大陆的发展则远在千数百年之前已经开始,而朝鲜半岛东南伸出无异是一道栈桥。在我国魏晋之际,日本已置行府於朝鲜半岛南端的任那,命将镇守。到陈文帝时,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毁灭了,日本还继续扶助百济与新罗为敌。直到唐高宗龙朔三年(六六三)中日第一次发生战争。我军歼毁日本水军於白江口以后,日本的势力才退,出朝鲜半岛。 从此有九百多年日本不敢进窥大陆,中间经过第二次中日战争,即元师征讨日本之役,日本虽然战胜,却只有防守的能力,并不敢趁势向大陆发展。至於骚扰中国沿海的倭寇,只是日本一些流浪分子,他们的劫掠并不能够代表日本国家的行动。到明神宗时,日本国白丰臣秀吉在讨服全国群雄之后,才又发生灭韩侵明合三国为一的迷梦,於神宗万二十年(一五九二)出兵朝鲜,攻下朝鲜的京城,据朝鲜领土的大部。朝鲜国王始奔平壤,次奔爱州,继奔爱州,日本的兵力快要达到中韩界鸭绿江,朝鲜差不多就要灭亡了。朝鲜久为中国的藩属,唇亡齿寒,明廷岂能坐视?於是出兵援助朝鲜,与日本发生第三次的战争。 第三次中日战争,始於万二十六年(一五九八),经过七年之久,双方互有胜负结果因丰臣秀吉的病亡,日军全部退走,朝鲜遂恢复固有的领土,中国总算达到援助藩属的目的。第三次中日战争我方虽未能若第一次中日战争的获得全胜,其重要性并不在第一次中日战争之下。就消极方面说,中国的援;助朝鲜,使朝鲜对中国发生极端的好感,这种好感增加了朝鲜对中国的向心力。朝鲜在收复失地以后,特於京城增一道城门,取名感恩,专供明使出入,即此点也可以看,出当时朝鲜君民对中国的感激了。经过第四次中日战争,朝鲜算是整个地沦於日本控制之下,日俄战争后,日本便实行将朝鲜吞。近年来,一部份朝鲜人受日本的挑拨,间或有排华的举动,但我们敢断定那不是出於他们的本心,而且排华的朝鲜人不过全部朝鲜人的极少数,大多数朝鲜人内心面还是倾向中国的。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朝鲜能脱离日本的羁绊为中国的与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