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火药供给(弹药提供) 1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时,舰艇吨位数已成为当时世界上引人注目的海上力量,但由于外购与自造并存,购买自不同的国家,仿造不同品型的枪炮,在配件上很难兼容,因而造成了维修和补给的困难,甲午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保障可以说是型号混杂,质量低劣,数量不敷。 北洋舰队的弹药主要由天津机器局提供,然后再由其统一调拨,但是由于当时天津机器局没有能力自行生产弹药,弹药则由军械局负责向外国厂家定购,北洋舰队的弹药除了分拨各舰外,其余的均存储于基地的弹药库中,需要时再由军械委员开单提取。 早在丰岛海战之前,丁汝昌就曾经三次请求提取弹药,第一次请求将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上面的305mm口径的爆破弹提取150枚,150mm口径爆破弹提取100枚,交给靖远,第二次则是要求超勇,扬威两舰250mm口径所有轻装大粒药29发以及平远260mm口径所用药桶一并运到威海,第三次则是要求将各舰不足弹药全部补齐,但是这次因为刘公岛上已经没有存放的地方,暂时存放在旅顺。 北洋舰队所用的弹药主要存贮在旅顺基地的弹药库中,并不是刘公岛上,而且刘公岛上平时并没有存贮弹药,另外,从丁汝昌三次提取的弹药上来看,各种口径弹药均有,那么说明旅顺基地内肯定还存有弹药,而且是种类,规格不全。 丰岛海战后,北洋舰队两艘军舰对敌,由于交战时间不长,估计消耗弹药量并不大,而且济远逃回基地后完全可以及时补充弹药,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从丰岛海战爆发到黄海海战,前后50来天的时间里面,丁汝昌没有再向天津请求提供弹药,难道这个时候的北洋各舰均是弹药齐备,?如此说来,那么以前经常说的北洋各舰在交战时弹药不足,竟然用训练弹攻击敌人的话可以无视咯。 到底是北洋舰队弹药充足,还是丁汝昌无弹可要? 黄海海战前10来天,有人曾经说过,“克虏伯炮有药无弹,阿姆斯特朗炮有弹无药”,,虽然天津兵工厂早就接到赶造子弹的命令,但是到开战为止,依然没有一弹出厂。 根据北洋舰队的外国船员回忆,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确陷入了弹药不足的窘境,镇远上的洋员马吉芬就说“在海战结束前半小时,镇远305mm主炮的爆破弹已经全部用尽,只剩下25枚穿甲弹,150mm则是全部用光,定远的情况并不别她的姐妹舰好多少,所以战后才会有“再继续交战,我方将无弹可用”的话。 根据时候李鸿章上报天津军械局存发枪炮弹药清单,当年3月到10月,军械局一共向北洋舰队补给305mm口径炮弹342枚,210mm口径炮弹840枚,150mm口径炮弹927枚,6英寸口径炮弹370枚,如果根据这个清单上面列出的单表,减去10月份补给305mm,150mm炮弹一共360枚,其余就是战前补给的炮弹总数了,但是看看剩余的这些炮弹,仿佛对于一支随即进行海上决战的舰队来说,还是稍显不足。 在战后,清廷曾经派专人到威海基地去查验北洋海军,直隶候补道徐建寅的《上督办军务处查验北洋海军禀》”根据徐建寅的统计数字”参加过黄海大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七舰的存舰存库炮弹”重点就是弹药量,当时存放在威海基地里面的炮弹情况是,305mm口径爆破弹293枚,260mm口径炮弹35枚,210mm口径爆破弹952枚,150mm口径爆破弹1237枚,6英寸口径爆破弹477枚,120mm口径爆破弹362枚,同上面计算方式一样,扣除十月份补给305mm,150mm炮弹一共360枚左右,其余剩下的就是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结束剩下的炮弹了,也就是说北洋舰队在海战中,炮弹并没有以前我们了解的那么缺乏,既然是弹药不缺,可能就是北洋舰队中军舰自身携带弹药的能力不足! 黄海海战中定远”镇远”共发射197枚305mm口径炮弹,战至最后,定远,镇远,弹药告竭,分别仅余钢铁弹三,两发。一艘战舰带了102枚305mm炮弹,估计光是定远上面的炮弹就足够把两国所有的舰艇给报销了。 反倒是弹药的质量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北洋舰队的军舰外购与自造并存,购买又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加之自己仿造不同品型的枪炮,在配件上很难兼容,所以造成了弹药布匹配,弹药存在的质量问题给海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弹药匮乏,发射速度下降,火炮威力减弱。 戚其章在《甲午战争史》中曾引用日本海军司令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战史》上卷的资料写道“丰岛海战中济远发出的十五公分炮弹,击中吉野右舷之侧,贯穿钢甲坏其发电机,坠入机器间之防御甲板上然后又转入机器间,内于炮弹的质量差,里面未装炸药,故击中而不爆炸,致使吉野幸免于沉没,《甲午战争史》还引用同样来源的资料记述了在刘公岛保卫战中,日舰筑紫号中弹而未爆炸的事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