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战争遗留千年堡寨 宋夏之间持续了100多年的武装冲突形成了一场极具特色的战争,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交战双方在西北地区相对稳定的军事对峙线两侧修筑了大量堡寨。这一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军事工事群以及围绕这些工事而形成的特殊战略战术和后勤补给体系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独一无二。 堡寨是北宋粮食补给的保护体系,是宋夏战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北宋后勤补给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宋史》中记载:“寨之大者周九百步,小者周五百步;堡之大者周二百步,小者百步。”可见其规模之小。未经实地考察,我们很容易将堡寨的形态理解成规则的方或者圆,实际上堡寨的形态都是不规则的。由于与地理形势紧密结合,堡寨的形状往往随地形而定。延伸到河谷部分的城墙尚可为直线,但处在山顶的部分寨墙因受地形的限制则不可能取直线。堡寨的城墙大多为夯土,外无包砖,厚7~8米,残高不等。有的堡寨内外数层。 北宋西北堡寨的地理位置有3种:1、建立在河谷地带,地势平坦,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交通道路和河谷的屯田;2、建立在陡峭的悬崖上,重点在于自我保护和防御;3、建立在河谷与附近高山的交界地带,由山顶绵延到河谷。此外,堡寨在选址时充分考虑水源和屯田等因素,力求靠近水源,靠近大量良田,以便于生存和生产粮食。例如,志丹县永宁寨就坐落在河岸边,并且有专门的通道通向岸边,不用出寨便可取水。 当时堡寨的设立都要经过皇帝的批准,可见其重要性。但是其行政级别处在最低的位置,其规模与各府州军无法相比,甚至无法与县治相提并论:据曾巩记载,在宋夏西北交战区域,堡寨的数目在二三百左右,并呈逐渐增长之态势。后经历史学家考究,北宋西北沿边的堡寨应在500个左右。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西北地区至今还有一些堡寨保留尚算完好。 堡寨“险”“要”难敌西夏入寇 关于北宋西北堡寨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历史学家研究成果中的相关论述形成了解释堡寨军事功能的传统观点。他们认为:“北宋堡寨防边战术主要是控制要害险隘之处。扼守西夏入侵路径,使其不能深入为患”;“正是由于缺少关隘日守,因而设置城堡固守就具有了特殊的防御意义”。但是事实表明:北宋西北堡寨的军事功能决非这样简单。在宋夏对峙的历史时期中,无论是单个堡寨抑或众多堡寨所联结成的体系鲜有能阻滞夏人入侵的。“使其不能深入为患”只是当时个别宋人的一厢情愿,并不是堡寨所发挥的实际功能。随着战争发展,北宋不断反思和修正其对堡寨功能的认识, 而堡寨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也随着宋夏军事形势的发展逐步得到丰富和深化。 例如,熙宁三年(1076年)8月夏人入寇环庆,夏军攻围大顺城、柔远寨、荔原堡、淮安镇、东谷寨、西谷寨、业乐镇,兵多者30万,少者20万,围或六七日,或一二日。而堡寨大多在庆州以北东河河谷之内,自北而南呈串珠状分布。夏军攻势虽猛,兵众甚多,但目标显然不是这些堡寨,只是围而过之,并不攻取,而兵锋则直指环庆路治所庆州。“环庆路边寨甚密,远者不过四五十里,近者三十里,列机要害”。然而,如此完备的堡寨建设体系却不能延缓夏人的军事入侵。对堡寨围而不攻、迅速通过的战略充分体现了夏军对宋方堡寨功能的正确认识,知其必不能如关隘一般阻挡自己的前进道路。夏军抵达了距离庆州只有40里的榆林才放缓了推进速度,“游骑至城下,陕右大震”。 既然众多堡寨都扼要据险,夏人何以能够屡屡深入腹地,而堡寨却不能发挥阻挡作用?事实上,北宋堡寨的位置整体上可称“扼要据险”,但若仔细分析判断,则两者不能兼顾。扼要者无法据险而立,据险者必失之冲要,这是由宋夏交战区域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守要者无险可恃,恃险者无以守要,这直接导致了堡寨在阻止夏人深入过程中无法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结局。宋夏交战的区域主要位于今陕北、陇东和宁夏大部,熙宁以后扩大到陇中、青海湟河流域一带。上述地区构成了黄土高原的大部,地表除少数山地外,皆覆盖黄土。高原上塬、峁、梁等黄土地貌类型遍布,地形极为破碎,沟壑纵横。这样的地貌状况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迫使当地居民只能利用河谷地带作为交通通道。 由于夏军的军事进攻多沿河谷推进,而宋方堡寨也多设置在河谷之中,因此,称堡寨“控扼要道”并不为过。“诸寨居要害之地,首当羌戎人寇”。但是,由于河谷宽广平坦,堡寨并不具备“险”的有利位置。如,鄜延路抚宁堡,“旧治无定川中,数为虏所危”。面对利于平川作战的西夏骑兵的冲击,处于平坦河谷的堡寨对交通道路的控制能力很自然地受到了限制。守要但不据险是设置在河谷地带堡寨的一个特点,控扼要道的意图虽然很明显,但地理上的劣势使之无法有效地发挥阻击夏军这一功能,宽阔的河谷使夏军可以轻易地通过宋军堡寨分布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