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窣干曾因欠了官债,逃入奚族人地区,被奚族巡逻兵抓获,要杀掉他。史窣干就欺骗他们说:“我是唐朝的和亲使,你们如果杀了我,你们的国家就要遭殃”。巡逻兵相信了他的话,就把他送到奚王的牙帐。史窣干见到奚王,只作揖而不拜,奚王虽然愤怒,但因惧怕唐朝报复而不敢杀他,还把他当作贵宾,让他住到馆舍里,又让一百人随史窣干返回唐朝。史窣干对奚王说:“大王你虽然派了这么多的人入朝,但是他们的才能低,见不到唐朝天子。听说大王有一名良将叫琐高,为何不让他一起入朝”。于是奚王就派出琐高与部下三百人一起随史窣干入朝。快到平卢时,史窣干先派人对军使裴休子说:“奚王派琐高带精兵都来了,声言入朝,实际上想袭击军城,应早为防备,先下手为强”。于是裴休子就整顿好军队来出迎,到了馆舍,就把随从的奚兵全部活埋。然后抓住琐高送往幽州,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认为史窣干立了大功,就奏请朝廷任命他为果毅,后又升为将军。后来史窣干入朝向天子奏事,唐玄宗与他谈话,十分喜欢他,就赐名为史思明。 这两个小事件都能很好的说明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胆识过人的时代姣姣者。如果他们可以得到合适的环境、合适的机遇,他们就一定能够做出一番不平凡的大事业来,因为他们具体这种能力。如果此时,唐帝国朝廷用正确的政策教育引导二人,也许能把安史二人培养成为忠勇双全,可以独挡一面的边关大将,甚至可以为唐帝国开疆扩土。但恰恰是唐帝国内政外交上的屡屡重大失误,导致安史二人最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而此二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由于他们两个人的反叛,这一念之差变幻了中国历史,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帝国之痛。 三、唐帝国内政的失误 1、朝纲的败落 唐玄宗不是昏君。早期做皇子时,以其过人的胆识清除了亲武则天的朝廷内阁,使天下从武系又重新回到了李唐手中,为延续李唐天下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唐玄宗即皇帝位以来,所任用的宰相中,姚崇善于调解各方面的关系,宋璟执法严厉,张嘉贞重视吏治,张说善于写文章,李元纮与杜暹能够节俭治国,韩休与张九龄个性直率。这些唐玄宗任命的朝廷内阁总理都个有所长。应该说他们治理下的国家,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民族得到了很好的和解,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风气很正派,为唐帝国的盛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直至张九龄因个性直率而获罪罢相,从此,朝纲开始走下坡路了。张九龄的获罪罢相是完全因为此人的个性直率、性格秉直,做事认真,不懂得阿谀奉承,不会巧言令色,不明白一样话两样说的道理,正应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诚则无徒”的古训。但是张九龄的获罪罢相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则是:朝廷中的百官从此人人明哲保身,没有人再敢于直言谏言。至此,朝纲及社会风气开始走下坡路。 张九龄被罢相后,李林甫上台组阁中央政府。他为了进一步堵塞唐玄宗的视听,达到自己独揽大权的目的,就把谏官们召集起来,明确地告诉他们说:“现在有贤明的君主在上,群臣顺从皇帝都顾不过来,哪里还用得着再多说什么!你们难道没有看见那些立在大殿下面作为仪仗用的马匹吗?虽然吃的是三品等级的粮料,但是如果要是在不适当的时候嘶鸣叫唤,都要立刻被拉下去,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诸大臣敢怒不敢言。李林甫做宰相后,这一番指鹿为马般的表白,表明了皇帝与皇宫外的视听线路从此被断绝,皇帝对于皇宫之外发生的事情,对社会的发展状况再也没有,也不可能会有正确的判断了。曾经,也出现的过正直的大臣“指鹿为鹿”。补阙杜琎曾经向唐玄宗上书谈论政事,第二天就被“贬为下邽县令”,至此皇帝的谏争之路断绝了。 2、李林甫的专权与妒贤嫉能 李林甫担任宰相后,一方面对于朝廷中百官的任用,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的,受到唐玄宗宠信或官位有可能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办法除去,尤其嫉恨由于文学才能而进官的士人。表面上装作友好的样子,说着动听的话,而暗中却阴谋陷害。所以世人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有这样的小人担任中央政府内阁总理,真正有大学问大智慧的贤人志士是进入不了中央朝廷的,他们也不屑进入这种环境下的中央政府。 另一方面,从唐朝建立以来,边防将帅所用的都是忠厚名臣,边将不会让久任,也不会让在中央政府中兼任内阁职务,更加不会让身兼数职的现象发生,功名显著、战绩卓越的都会让他们入朝为相。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奖赏有战功的边关大将,二是主要防备边将在边境地区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对于中央政府可以有效的控制地方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唐帝国边境地区四方少数民族的将领,虽然象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那样的名将,也不会让他们在一隅做大,都是会任命中央政府的内阁官员来节制他们。而到了李林甫做宰相时,为了杜绝边将入朝为相影响他的地位,就针对边将太多,且大多是没有什么中原文化的少数民族这一情况,李林甫上奏皇帝说:“用内阁官员为节制边将的将领,但文臣多怯懦而不敢作战,不如用出身低贱从事过农耕业的边境少数民族战将为军队的将帅。他们大多都勇敢好战,出身低贱而且孤立没有党援,陛下如果能够用恩惠笼络他们,他们一定能够为朝廷尽力”。唐玄宗认为李林甫的话很有道理,就首先重用了安禄山。而后,边境线上的各边关重镇都先后使用了少数民族的将领为节度使,这样全国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到了北方的边疆上,形成了里轻外重的局面。最重要的是由于军队将领的地方化,军队的将领能够很好的控制军队,最终逐渐使得国家军队地方化,而地方军队则为私人化。因而,最后安禄山得以发动叛乱,几乎推翻了唐帝国,这一切皆因李林甫追求专宠和巩固自己地位的阴谋所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