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名著中的悬案》 名著说的话是假的, 我们也按真的来研究 魏延的奇袭可行吗 从六盘鏖兵到阵斩王双,在蜀汉后期的将领里,魏延的勇猛善战有目共睹,且魏延能够善待卒伍,深得军心,在蜀国他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但他也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一直没有大局观。 在时人眼里,杨仪、魏延属于一个类型,就是“牧竖小人”(孙权语)。在蜀国,他要是和杨仪相争,众人的支持度恐怕不相上下。但他在蜀军退兵的时候发动对杨仪的攻击,一下子把自己推上了绝路。当时蜀国上下,最普遍的心情就是失去丞相的哀痛与国家存亡的危机感。这个敏感时刻,驱使部下为个人目的对蜀汉自己的军队发动进攻,无论是谁,都必然把自己放到了蜀国军心、民心所向的反面。如果魏延是一个有大局观的将领,他一定不会选择这个时机和杨仪兵戎相见。他完全可以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诸葛亮安排蒋琬作政治继承人,以杨仪之野心,其回到蜀国后的命运几乎已经呼之欲出了。而从军事上,姜维的根底又远不是魏延的对手。魏延将来开个大会声讨孔明当年对他的“迫害”都不是不可能。 这也说明了诸葛亮对杨仪和魏延定位的准确。这两个人都是优秀的战地指挥官,退军的成功几乎必须依赖其一。同时都难以和同僚较好的合作,不过杨仪会遵照诸葛亮的调度撤军,而如果遗命给魏延,他一定会抗命继续和魏国交战。由于蜀军长期以诸葛亮为核心,在这个时候和魏军决战,萨以为战略上是相当愚蠢的行为。所以诸葛亮选择杨仪指挥这次行动是明智的,杨也确实不辱使命。从魏延的观点看,至少他还不懂得军心向背的重要性。和“攻心为上”相比,其短视也明显。 至于袭击长安的计划,魏延的奇袭的确很有吸引力。但后世李渊等成功直取长安的攻击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当时中原群龙无首,软弱的中央政权无力西顾,取长安就可以在混乱的状态下迅速确立中央政权的权威,号令四方。而三国的情况不同,当时并非群雄并起,魏国的中央政权又稳定又强大,占据长安并没有现成的离心势力可以号召,需要魏国国内发生连锁反应式的叛乱才可以。 无论这种叛乱是否可能发生,看到这步棋的风险,魏国必然拼命和蜀国争夺长安,形成蜀魏在长安的决战。以当时的实力对比,长安并非好守之地。蜀汉很难在反叛势力形成有生力量前压制魏国的反攻(这和司马懿无关,因为历史上当时魏军的前线统帅是张郃,大概这也是诸葛亮对此人必杀之而后快的原因吧)。因为吴国不会配合——它当然不会为蜀汉的“中央政权”所号召,必然坐山观虎斗。看得见的反叛势力除了孟达再无其人。从战略角度看,这个风险太大了吧,几乎可以说毫无胜算。 所以说,魏延是一个出色的职业军人,却是一个外行的军事政治家。 (《名著中的悬案》,萨苏著,中国书店) (责任编辑:admin) |